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80后房奴调查:恐慌性需求刺激购房狂热(图)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7-12-28 08:37
标题:
80后房奴调查:恐慌性需求刺激购房狂热(图)
80后房奴调查:恐慌性需求刺激购房狂热(图)
◎文/本报记者 陈万颖 ◎摄影/本报记者 吕家佐
哪怕不结婚,哪怕刚刚转正,哪怕还没毕业……越来越多的“80后”大着胆子“看房”、“买房”。“没钱也要买”是这批人的总体特征。不论是家里掏首付还是付全款,他们聚拢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金钱,蜂拥进入北京房市。
小汪和他身边的朋友们,在2006年初一度都判断房价会下跌。在等待中,他们的房子越来越遥不可及。他们被迫提前买房,或是接受可能不合初衷的房子。
在地产经纪公司的年报里,从未出现过的“恐慌性需求”占了四成。
80前/后购房三人行之一
购房底线步步退缩
今年不敢想买新房
小汪刚刚搬进自己的房子半个多月。从开始看房到最终买下,小汪从年初一直折腾到9月底。他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上班族。1979年生人,金融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京,是一家行业杂志的记者。工作不是太忙,钱也不是太多。家里能赞助一些,暂无恋爱开支。
2005年,刚走出校园的小汪就有了在北京买房的打算。金融系研究生的背景让小汪在买房时比别的朋友多了一个心眼——留心国家政策的变化。
◆ 2006年5月17日, “国六条”出炉,包括住房供应结构、税收、信贷、土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等方面。
◆ 2006年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国办发[2006]37号),提出90平方米、双70%的标准。
2006年上半年,北京的一手房成交平均价不到六千元。经常凑在一块儿分析政策的小汪和他的朋友们很笃定地认为房价肯定会下跌。只是偶尔玩儿似的去看了一两个新楼盘。直到2006年快要过去了,山东老家的父母告诉他家里能够支持50万元,并催促他买房时,他才发现房价不但没有如他和政策所希望的那样下跌,反而已经逼近8000元均价。
◆2006年北京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8.8%,涨幅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各季度涨幅均超过上年同期。
——北京市统计局 2007-04-16 发布《2006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综述》
小汪身边的同事们总是谈起亚运村附近的新房,飙到每平方米单价两万元。
他不信,挑了个周末背着包一个人来到亚运村,把亚运村好几个小区转了个遍。一天下来他终于确信,这里即将突破两万的房价原来是真实存在的。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