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政府统计:怎样提高公信力
[打印本页]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09-10-21 15:19
标题:
政府统计:怎样提高公信力
进一步完善有关的统计方法制度 加强协调防止数出多门多头对外
主持人:路倩雯
嘉 宾: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曾五一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院长 艾春荣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所所长 高敏雪
近几年来,我国的统计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统计数据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统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我们现有的统计能力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统计数据的质量还不尽如人意,统计公信力也亟待提高,统计改革和发展中还有许多具有现实性、关键性和紧迫性的问题需要破解。
那么,如何提高政府统计的公信力?怎样提升统计数据的质量?就此,本报特邀三位统计方面的专家学者来一起共同探讨。
数据不透明产生误解
问:中国的统计数字为什么总是受到海外媒体的关注和质疑?
曾五一: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我国的一些统计数据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由于现有的统计方法制度不完善引起的。还有一些问题则更为复杂,既有方法制度的原因,也有深层次的原因。还有一些问题是由于“数出多门,多头对外”引起的。
其次,公众和媒体对统计方法制度存在一些误解。
最后,某些海外媒体对中国有偏见,观察中国的问题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抓住我国统计数据存在的一些问题或公众存在的误解,夸大其词。
高敏雪:当前对数据格外关注,与全球金融危机有关。在经济平稳发展的时候,企业经营好坏可能主要取决于自身,但在危机来临时,所有的经济问题都成了宏观问题,要求数据既及时又准确。但对于统计来说,及时性与准确性、全面性、详细性之间是有矛盾的,这样,统计数据的供应与需求之间就会出现不一致。
由于中国经济对世界的重要性,外部需求越来越强烈,中国政府统计在指标定义范围、调查方法、加工汇总或发布方式等方面与外国习惯有差别,有些差别需要政府统计不断改进,有些差别则体现中国实际,因此需要国外数据用户适应,所以不能一概而论都是数据本身有问题;还有许多质疑都是因为数据不透明而产生的误解。
艾春荣:绝大多数质疑中国GDP统计的人都是善意的,他们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但苦于对中国统计部门不了解,加上中国政府披露的经济信息少,又不频繁,他们只好从侧面判断统计的准确性,如用进口原材料数据,能源消费数据等。
当他们不能用这些数据来解释GDP数据时就产生怀疑,加上一些省市统计造假的成分较多,导致同国家统计局数据的偏差太大,更加重了他们的怀疑,认为国家统计局也和省市政府机构一样造假。
(责任编辑: 王悦威 )
新华视频 >>
个人设83亿慈善基金
送别开国上将吕正操
奥体中心不是"包袱"
10.20《新闻联播》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社区
相关报道
数据不透明产生误解 中国统计公信力亟待提高
全国114个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明显上升
统计显示台湾约42万名青少年成为“啃老族”
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如何消除对统计数据的误解
“数据不失真”才是最大的“统计善意”
让统计贴近百姓
图片精选 >>
· 转基因蓝玫瑰
· 斗牛士被公牛顶飞瞬间
· 这样的鞋你敢穿吗?
· “糖葫芦西施”
· 水牛惊险逃过三只狮子猎捕
· 世界最小变性人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