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人民大学报告:如何应对次高速增长期 [打印本页]

作者: laruence    时间: 2009-10-4 08:51
标题: 人民大学报告:如何应对次高速增长期
  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5大变异现象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新型的全球分工格局已经出现、人口结构逐渐向老年社会过渡、城市化进程已经度过其加速期、重化工化阶段已经完成,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支撑点已经开始步入其边际递减或总量衰退的变异阶段,出现以下5大变异现象:
    体制转轨带来的资源配置效应开始衰退。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完成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标志着中国市场化改革对于中国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作用已达到顶点,未来进一步市场化所带来的制度红利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步入强烈的递减区域。计量表明,市场化改革是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其平均贡献率达到15.89%。但是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全面的推进,它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作用开始步入递减区域。其贡献率从1990-1999年的23.69%下降到2000-2008年的8.56%。
    全球化红利开始步入平稳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的加速增长将被贸易平稳增长所替代。中国高达60%的外贸依存度已超过历史上任何大国经济的极限。在全球外部不平衡逆转、全球分工体系格局日趋稳定、中国出口产品集中度不断上升所逐步界定的国际市场容量、出口退税政策难有提升空间、劳动和资源成本上升和汇率升值的压力以及逆周期的贸易政策盛行六大因素的影响,未来出口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和主要源泉难以维持,并将步入递减区域。
    工业化虽然进一步发展,但第二产业对整体经济的主体效应和带动效应已远不如从前那么高速增长。中国工业化已达到重化工化的顶点,工业占比已经达到历史和国际的高位,在工业产能过剩严重、资源与环境等瓶颈因素日益突出、投资效益开始下滑、技术鸿沟日益扩大等因素的约束下,中国工业化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必将面临巨大的变革,传统工业化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将步入其衰退期。

    人口红利已渡过拐点,人口负担的反向效应开始出现。中国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负担系数的大幅提升将直接导致中国储蓄水平以及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
    城市化虽然依旧会稳步提高,但其产生的增长冲击力量在加速回落。中国城市化率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但平稳发展带来的经济增长冲击将低于2000-2008年的水平。
[1] [2] [3] [4]



(责任编辑: 邱小敏 )

 新华视频 >>


国庆大型视频专题

辉煌六十年


"实话实说"最后一期

国庆群众游*大揭秘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社区  



 相关报道


逾七成基金经理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人大经研所:中国经济将步入“次高速增长期”
专家建议:适时调整政策 提速消费“马车”
前八月全国工业利润降幅大幅收窄
从"洋货"遍神州到"国货"满天下:轻工业60年变迁
工信部:8月工业经济继续回升 工业出口形势严峻

 图片精选 >>


   · 反恐防暴车成北京一景
· 俄罗斯举办老虎节
· 小犀牛不缺爱


   · 海南首对虎狮兽宝宝
· 青岛60对新人集体婚礼
· 巨大肥皂泡容纳94人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