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百年潮涌“现代化”
[打印本页]
作者:
岸上的猪
时间:
2009-9-22 17:38
标题:
百年潮涌“现代化”
“太艰难”、“受尽屈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军扩反复用这些词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描述了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余年,中国被迫思考和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悲壮和艰辛。对之,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集大成者——已逝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在其《现代化新论》一书中作了深刻的分析。
“现代化”的含义众多,其中之一就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罗荣渠认为,“这也是我党和政府领导人在阐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针和政策时,所明确表述的一贯思想。”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之后,中国在19世纪下半叶力图效法日本和俄国,走君主制自上而下的保守现代化道路,这在当时是时新的潮流。康有为曾设想,“变法三年可以直立”,“二十年而为政于地球”。由于自强运动与维新运动都相继失败,到20世纪初,转而采取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以推翻帝制和建立议会民主制。
孙中山曾乐观地估计革命后十年建设可以与西方“并驾齐驱”。辛亥革命失败了,又再次试探新的变革模式,追随新的潮流。上世纪30年代,以城市为基础的仿效德国模式的发展趋向,与以农村为基础的仿效俄国模式的发展趋向,形成保守的资本主义道路与激进的土地革命道路的对立。其结果是,后一种趋势取得了对前一趋势的胜利。
罗荣渠评价说,“在这一百年中,中国几乎对西方出现过的各种现代化模式都进行过快速的试选择,这是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罕见的记录。从更深层次上看,这实质上是中国社会急剧动荡与危机步步深化的曲折反映。”因此,张军扩认为,一个国家走上良性现代化轨道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国家的统一、独立、自主和稳定。”而新中国的成立正是为中国现代化航程的启动奠定了这一基本前提。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为代表的中国***人借鉴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选择了赶超型社会发展战略,尽管因急于求成酿成了不少失误,但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培养了大批知识分子和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广大人民从社会发展中得到实惠,为20世纪80年代的大规摸开放提供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国的现代化围绕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如果以汇率法衡量,我国GDP占全球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8年的6.4%;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衡量,2008年我国GDP所占份额为11.3%,高于日本的6.2%,低于美国的20.4%。为此,世界银行评价说,“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几个世纪才取得的成就,这是我国这个时代最令人瞩目的发展。”
因此,罗荣渠总结说,纵观近世历史教训,“凡属成功的经验都是具有独立自主性的选择性现代化,而盲目崇外、照搬外国模式的现代化未有不屡遭挫折者。尽管现代化的过程都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但西方封建制农业社会变革的各种模式与东方帝国官僚制农业社会的转变形式,是不可能相同的。”
他认为,“在中国,如果没有市场关系在广泛领域内取代传统关系,没有农业生产力优先的大幅提高,没有强有力的现代发展取向的国家权威的确立和导向,要在这样一个大国中成功地实现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看来是不太可能的。”
“中国的现代化既不能照搬这种与那种西方模式,也不能照搬俄国模式,必须创造性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型发展模式。”至于现代化的中国新文明,在罗荣渠看来,“更是只可能在东西方多模式的发展道路上,通过东西方文明的相互作用与对话,探索自己的现代发展形式,重新找到自己的世界位置。”(文/王健君)
(责任编辑: 潘晓亮 )
新华视频 >>
国庆大型视频专题
亲历大阅兵
刘翔复出首战获亚军
王宝强回应"代言门"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社区
相关报道
[新中国档案]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提出
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提出
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军休干部交接安置工作体系
本网特稿:新中国60年现代化道路是如何探索出来的
论中国***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978年:伟大的转折
图片精选 >>
· 十大奇异动物盘点
· 云顶罗汉
· “老爷车”风采
· "中国第一毛孩"杭州脱毛整形
· 男子15年蓄指甲 6万元不卖
· 巴拿马惊现人形怪物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