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禽流感仅仅是“穷国”之祸?
[打印本页]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09-9-22 09:03
标题:
禽流感仅仅是“穷国”之祸?
●禽流感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非常悬殊。从2003年底到今年3月8日,全世界共计人感染病例277个,其中,中国、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占了总数80%
●面对共同的国际重大问题,如何取得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利益平衡,需要全球认可的人类价值观
●一旦大流感出现,南北之别、你我之分将有可能瞬间化为乌有
资料图:一名儿童在在泰国首都曼谷的一座公园里与鸽子玩耍。 新华社/法新
泰国人的愤怒
近来,世界各地禽流感疫情频繁出现,流感大流行的警告不绝于耳。但对于许多发达国家来说,似乎禽流感离它们十分遥远,而那些有着良好设备和一流专家的医药厂商更关心的是自己开发出的抗病毒药物能赚多少钱。
前段时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总部日内瓦召开会议,讨论禽流感病毒变异后的严重后果。泰国代表尖锐地称,禽流感是“国家安全问题”,“大流行肯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发达国家。但是,我们把病毒样本送给发达国家开发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一旦大流行出现,他们生存,我们死亡。这是不公平的。”这愤怒的指责道出了两大疑问:为什么禽流感“偏爱”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防治问题的隔阂会如此之大?
禽流感为什么“偏爱”发展中国家
禽流感给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的确非常悬殊。WHO数据显示,从2003年底到今年3月8日,全世界共计人感染病例277个,其中中国、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占了总数80%,而168例死亡病例中的近三分之二出现在越南和印尼。
笔者曾两次赴泰国采访,在北部城市清迈,一位不愿意公布姓名的卫生部门高级官员将禽流感在东南亚高发的原因归结为家禽养殖和食用方式的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家禽养殖业是人、禽分离。家禽的日常管理和宰杀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完成,市场上出售的是冷冻禽制品。而在亚洲,人、禽混杂是传统,农村的大量散养户尤为如此,大人小孩在鸡、鸭群中跑来跑去司空见惯。活禽的宰杀、运输、上市也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吃活禽在一些地区是风俗。这些环节都为传播病毒创造了条件,而实践证明绝大多数感染者都是接触病、死家禽所致。由此可见,禽流感在东南亚肆虐有其必然性。
另外,家禽养殖业是投入少、见效快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十分普遍。自家院子里放养一群鸡鸭,不但解决了日常蛋白质来源,而且可以随时换取小笔现金。在亚洲和非洲,活禽还是社会生活的纽带。走亲戚串门送只鸡、鸭是传统民俗。而在发达国家,一个火鸡养殖场主想让自己的孩子接触场里的家禽都是违*政府规定的。即使学生有组织地参观养殖场,老师也要在确保学生手上涂满消毒药后才能接触幼禽。这些规定大大减少了发达国家的人口感染禽流感的可能性。即使发达国家疫情出现,对公共卫生产生的危害也相对较小。
因此,要让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变养殖模式和生活习俗的方式,防止病毒蔓延,就要充分考虑配套措施的可操作性。如果要让百姓积极配合政府的捕杀措施,补偿金应该充足,可是发展中国家的财政状况往往欠佳。这些因素都决定了禽流感将会更多地威胁发展中国家,短时间内不会消失。
当前禽流感的药品生产商主要集中在西欧。WHO早在3年前就向全世界发出流感大流行警告,并敦促发达国家积极提供各类国际援助,但是,大多发达国家却只顾自己,国际援助非常少。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不可能获得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今年2月初,英国首次出现禽流感病毒。但是,主流媒体却提醒公众,“流感大流行威胁远在亚、非”,与发达国家关系不大。
这种状况让世界银行首席家畜专家高尔发出感慨:一旦禽流感横扫非洲,欧洲南部肯定无法幸免。欧洲援助发展中国家不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也是自身利益所系。因为春季候鸟的回飞,很有可能使病毒危及全球。可惜的是,在发达国家,像高尔这样的人太少了。
正因为如此,一个多月前,印尼停止向国际社会的相关部门提供病毒样本。由于病毒样本对全球疫情监测和疫苗研发等疾病预防控制措施至关重要,印尼此举备受国际社会责难。而印尼卫生部长苏帕里认为,这样做合情合理,因为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拿到病毒样本后用于疫苗开发,研制出的疫苗受到专利保护而且价格昂贵,病毒提供国根本承受不起。
印尼的激进做法给国际社会提了个醒:面对共同的国际重大问题,如何取得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利益平衡,需要全球认可的人类价值观。发达国家花巨资研发,怎样才能取得相应的回报?发展中国家急需药品,怎样才能不陷入垄断市场的陷阱?面对这些问题,任何一方的一意孤行,受到伤害的可能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