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失衡与均衡 [打印本页]

作者: dulidiyijun    时间: 2009-9-22 08:49
标题: 失衡与均衡
上月底,世界经济论坛和世界社会论坛同时召开,大唱对台戏。在某种意义上,这代表着人类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出现失衡时所必然发生的一种理念冲突。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失衡和相应的冲突或会一直伴随着我们。

    我们面对着一个失衡的世界,种种失衡问题困扰着人类,其中有些失衡问题蕴藏着重大危机,危及人类生存。例如,碳排放和碳吸收的不平衡,已引发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异变,很可能成为一种人人无所遁逃的灾变。
    从哲学意义上说,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但一个系统的运行必须实现某种相对平衡,否则系统就会崩溃。在人类社会中,在系统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调整和危机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就经济层面而言,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近年的说法,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是美国巨大的贸易赤字和亚洲巨额贸易盈余。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要全面分析。首先,这一现象是经济全球化、全球分工格局变化、产业供应链延长和跨国化的产物,有经济合理性和必然性。其次,这种失衡同时表现为一种动态平衡,因而有某种可持续性。例如,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以直接投资的形式积累了对亚洲的债权,亚洲以债券的形式积累了对美国的债权,同时维持了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从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美国压人民币快速升值,使美国对华债权升值,中国对美债权贬值,其中有某种单边损害意味。中国难以用本币快速升值的简单办法解决外贸失衡,因为这可能加剧国内经济失衡。另一方面,现状维持并扩大,等于潜在危机的规模扩大,对中国也有危险性。当今的世界经济已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性质,各方均须持审思、耐心、注重协调的态度。破局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
    对中国而言,扩大内需应是中国今后更需侧重的方面,这也是解决外贸失衡的一种方式。扩大内需的要点之一是改善国内分配失衡的状况,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这也是中国自身的一种内在需要。当然,好事也不能干得太急,也要注意保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外汇储备多了一点,要多花点钱搞技术和资源储备,提高各方面的管理水平。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