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美籍华人捐赠71件南京大屠杀史料(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dulidiyijun    时间: 2009-9-21 11:02
标题: 美籍华人捐赠71件南京大屠杀史料(组图)

  侵华日军在中华门前清理中国军民的尸体。两张照片拍于同一天、同一地点,只是角度有别。一张(左)是在1938年1月15日出版的《伦敦新闻》封面上;另一张(下)是由美联社对外播发的原版照片。
点击查看更多新闻图片

侵华日军在中华门前清理中国军民的尸体。由美联社对外播发的原版照片
点击查看更多新闻图片

  刊登在法国一本新闻杂志上的配文照片,共三张,一张是日军轰炸机飞临南京上空的,一张是炸弹爆炸地点的,一张是执行轰炸任务的日军飞行员平本道效(龙)的。
点击查看更多新闻图片
  “这是1937年12月14日,南京大屠杀开始的第二天,侵华日军在中华门前清理中国军民的尸体。”在江东门纪念馆,美籍华人鲁照宁先生指着一张照片说。昨日,他专程从美国来到南京,把一年多来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地收集到的71件文物史料,无偿捐赠给江东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推荐阅读


蜡笔小新作者被确定死亡
日本警方在搜查臼井仪人的背包之后,发现有一支已经没电的手机,但没有发现遗书。
印高官:炒作“中国入侵”很危险
[资讯] 法国前总理涉嫌诽谤萨科齐案开审
[资讯] 湖南大学新生性教育课开讲 图
[财经] 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十大城市(图)
[科技] 地中海小岛发现双头蛇(组图)
[健康] 敢吃吗?盘点十大“另类”食物
[健康] 通过手相揭示男人女人的奥秘
专家称央企老总年薪千万系误解
[旅游] 真飘逸啊!越南女高中生的校服
[旅游] 30张照片带给你真实印度(图)
[历史] 盘点朱镕基的经典语录(图)
[历史] 59年朱德缘何未任共和国主席
[汽车] 成都车展最受关注车型大汇总
[爱丽]梁朝伟被爆严重脱发 面临秃顶
[爱丽]秋季养生 手传十法宝! ! !
[爱丽]警!精华素使用的7大误区
[爱丽]高血压不用长期服药--大揭秘


  这71件文物史料包括历史照片、地图、画报、杂志、报纸、士兵遗物六大类别,大多是从网上竞拍而来。其中,有份珍贵的原版地图,名为《世界现势国防大地图》,上面中国军队的番号、将领、布防位置及中日各军种、装备对比,都十分详尽,有的还配了图例;地图上朝鲜、中国台湾已被划入日本版图,中国大陆也纳入日本战略入侵目标,是日本妄图称霸亚洲的确证。

  最引人瞩目的是两张照片,照片显示的地点在中华门,其中一张“中华门”三字清晰可见。一队日军懒散地聚在城墙下,正组织清理尸体。稍一辨认就会发现,这些尸体有些很明显是老百姓的,有些则是中国军人的。

  “从阳光照射方向以及图片说明来看,时间是1937年12月14日上午,南京大屠杀开始后的第二天。”朱成山说,这两张照片,一张是在1938年1月15日出版的《伦敦新闻》封面上;一张是由美联社对外播发的原版照片,背后有美联社的鉴定证明。“拍摄者的身份暂时不能确定,可能是留在南京的几个外国记者,但第二天他们就被勒令离开;日军拍摄的可能性不大,他们对外发布审查很严。”

  朱成山表示,有关中华门前中国军民英勇抵抗的照片,以及日军占领中华门、进入中华门的照片,纪念馆都有,但这两张清理尸体的照片是第一次看到。它们是在同一天、同一地点,近距离拍摄,只是角度有别。“更珍贵的是,两张照片相互印证,说明其真实性,更加确认日军占领南京、进行南京大屠杀的事实,非常有意义。”

  还有一组刊登在法国一本新闻杂志上的配文照片,共三张,一张是日军轰炸机飞临南京上空的,一张是炸弹爆炸地点的,一张是执行轰炸任务的日军飞行员平本道效(龙)的。朱成山说,这篇报道是以日军飞行员的口气写的,记录的是1937年8月15日,日军第一次轰炸南京时的情形。以往的照片中,只看到轰炸机飞到南京上空、投下炸弹爆炸及死伤军民的情景,将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刊登出来,还是首次。

  当天,鲁照宁捐赠的照片中还有侵华日军南京入城式、苏州沦陷后埋尸、刽子手松井石根的照片,同时捐赠了《凯旋纪念写真帖》等历史书籍及日、法、英、美当年出版的《国际写真情报》、《新闻周刊》等涉及日军侵华的报道。朱成山指出,鲁照宁先生此次捐赠的文物史料,有力揭露了日军侵华以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鲁照宁原籍南京,1980年移居美国纽约,是一家电力公司普通员工,长期致力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收集,前后花费超过8万美元。早在五年前,他开始向江东门纪念馆捐赠了文物史料,昨日是他第五次向纪念馆捐赠,至此,共捐赠467件。其中很多已在纪念馆展出。

  崔晓伟 于英杰 文/摄

http://himg2.huanqiu.com/ad/zouxiuwang58060.swf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