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德国人家里做客刚进门时的“欢迎仪式”总是让我觉得有点紧张。记得我第一次和我先生去拜访他的伯父伯母,两位老人从厨房的窗户看见我们的车过来,就走到街上迎接我们,这已经够让人不好意思的了,伯母还很庄重地对我们说:“Vielen Dank,dass ihr bei uns einen Besuch abstattet.”这是非常文雅的措辞,大概可以意译成“非常感谢大驾光临”,我心想,子侄辈来看望老人是应该的,不用这么客气吧。
有的德国人喜欢对客人说“我很高兴你来看我们”(Ich freue mich, dass ihr gekommen seid.),如果是朋友久别重逢,他们会说“我很高兴又见到你了”(Ich freue mich, dich wieder zu sehen),听起来像德语课本中的会话练习,翻成中文后有点外交辞令的感觉,但是用德语说出来就很亲切自然。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过分的礼貌意味着疏远。向最亲近的人说“谢谢、劳驾”常常让人觉得难为情。但是德国夫妻之间一递一拿都是“请”、“谢谢”、“不客气”不离口。礼貌用语是德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润滑剂。德国人戏称“请”(bitte)这个词为“有两个字母t的魔咒”(Zauberwort mit Doppel-t),每当德国小孩子向父母要什么东西忘了说“请”的时候,父母就会对他们循循善诱:“那个有两个字母t的魔咒叫什么呢?”孩子们赶紧纠正自己的表达方式,这时他们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想要的东西。
在我这个中国人的眼里,德国人的礼貌特别可贵的一点是公共服务人员,包括政府公务员,邮政、交通等行业的工作人员对于普通老百姓的尊重。我们中国人习惯了敬奉“当官的”和“管事的”,但是在德国,这些人绝对没有那么大的架子。我曾经见过德国某市的市长在一个节庆活动上走来走去和普通市民聊天,身边并没有簇拥着一大群扈从,要不是有当地的德国人告诉我,我根本看不出那个人是市长。我去市政府的一些部门,甚至是警察局办手续或者问事情,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很有耐心,态度也很温和。就连火车上的列车员来查票时也会很客气地说:“您好,请出示车票。”(Guten Tag, Ihre Fahrkarte bitte.)我一直记得几年前一位无意中帮过我大忙的德国列车员。那是我第一次在德国打工,只知道工厂的地址,但是不清楚坐哪一班火车去和下了火车以后怎么走到工厂,问了好几个去那里打过工的中国同学都说不出所以然,只告诉我早上五点多去几号站台等着就是了,会碰见一群去打工的同学。于是我五点不到就来到火车站,那真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黑漆漆的站台上一个中国同学的影子都看不到,火车好像快要开了。怎么办呢?到底是不是这班车?上车还是不上?我正在紧张地盘算,走过来一个矮矮胖胖的列车员,笑眯眯地对我说:“早上好!”我勉强回了一句“早上好”,他看了我一眼,似乎明白了我的问题,指着后面一节车厢大声对我说:“您的同学都在那里坐着呢。”我一听,心里如同一块石头落了地,赶紧上车,找到我的同学。此后在我打工的两个月里,经常能在这班从卡尔斯鲁厄(Karlsruhe)开往曼海姆(Mannheim)的早班车上看到他,听到他快活的声音:“早上好!”。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我在犹豫不决中错过了火车,就很可能丢掉这份工作,这就意味着半年的生活费没有着落。恩若救急,一芥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