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专家称甲流患者及早就医能避免病重
[打印本页]
作者:
scyo
时间:
2009-9-17 15:22
标题:
专家称甲流患者及早就医能避免病重
甲流:为什么出现重症患者
9月2日,上海出现国内第二例病情危重的甲流患者。到目前为止,患者还是没有脱离生命危险。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卢洪洲表示,如果患者能及早就医,应该不会导致病情的危重。
撰稿·黄 祺(记者)
秋季甲流“践约”
北半球进入秋季,甲型H1N1流感第二拨疫情“如约而至”,尽管疫情“践约”并不是什么好事情,但值得安慰的是,到目前为止,甲型H1N1流感的“出没”和致死能力,依然遵照传统流感的规律,没有出现异于寻常的迹象。
国内甲流疫情的复燃,从8月开始。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梁万年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自8月份以来,有35天全国当日甲流新增本土病例数超过输入病例数。过去半个月时间,从8月24日到9月10日,本土病例新增了3696例,占同期确诊病例总数的94.8%。截至9月11日,我国内地已经有31个省市自治区出现甲流感染者,累计报告甲型H1N1确诊病例7505例。
从内地第一例甲流感染者,到目前近8000例病例,甲流在中国的扩散用了5个月。如果与2003年非典疫情相比,甲流扩散的速度并不算快,但疫情发展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将给防控带来压力。
今年5月,成都一位从美国回来的留学生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这以后,上海、广州等城市相继出现甲流患者,这些患者大多从已经发生疫情的国家回国,或是被刚刚从国外回来的第一代病人那里感染。春季甲流疫情,最大的特点是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患者集中在国内几个比较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医疗资源丰富,给治疗提供了保障。到8月初,国内没有出现重症甲流患者,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都已经康复。
但刚刚出现缓和的疫情,在8月初发生了转折。广州一名中学生因高烧被送入医院,被确诊为感染甲型H1N1病毒。送到医院时,病人已经神志不清,在经过抢救以后目前仍然病情危重。经过检查,这位中学生患有罕见的遗传疾病,医生认为,患者病情恶化的原因是流感诱发了遗传疾病的发作。
大约一个月以后,9月2日,上海出现国内第二例病情危重的甲流患者。在经过几天的抢救以后,病人症状曾经一度减轻,H1N1病毒检测也为阴性,但到目前为止,患者还是没有脱离生命危险。这位35岁的患者是外地来沪务工的人员,在就诊前一周,就已经出现了感冒症状,就诊的时候已经有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的现象出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卢洪洲表示,如果患者能及早就医,应该不会导致病情的危重。上海出现重症患者不久,浙江也发现了一例重症病人。
秋季甲流疫情的重现,在春季时已经被很多疾控专家预见,但是,国内三起重症患者的出现,以及感染人数的快速增加,还是让防控压力倍增。梁万年把秋季疾情的特点总结为:疫情从沿海向全国、从城市向农村扩散,由输入为主变为本土为主,由散发病例向聚集疫情发展。这些变化,可能让甲流防控的难度,高于春季。
广泛感染的风险
根据推算,中国可能有数千万人感染甲型流感。梁万年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 这个数字是按照感染比例推算出来的数字。“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估计,本次流感疫情大概要持续一到两年,届时世界上将会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将会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梁万年介绍说,如果甲流持续流行,它的感染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大概是在20%-40%,有些地方甚至更高;在受到感染的人群中,大约2/3会出现症状;在出现症状者当中大概会有10%-15%的人会寻求医疗服务;在寻求医疗卫生服务的人群当中,大概病死率会达到1.5%左右。
不同的病毒对于不同种群感染能力不一样,但不幸的是,中国人属于易感人群,目前内地31个省份都出现了疫情。“血清学调查表明,我国绝大多数人口都是易感人群,高危人群的基数大。”
日前,四川省疾控部门发表了一份《四川省某旅行团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疾控专家对今年6月成都发现的一位感染者高女士,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在高女士到达成都到被确诊的3天中,她参加了一个旅行团,后来,在100多名密切接触者中,有10人被确诊,其中8人是旅行团成员。调查人员还发现了一些现象:在旅行团里,被确诊的女性多于男性,坐高女士前方的感染者比坐后方的感染者要多。
流调专家通过更多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在此次疫情中,H1N1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近距离的交谈是传播的主要方式。他们发现,与首例病人近距离交谈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无近距离交谈者,交谈时间大于10分钟的人感染率显著高于交谈时间2至9分钟的人。
这些调查说明,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并无特殊,但同时也能看出,甲流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非常容易,甲流传染能力比普通流感更强。
统计数据支持了这个论断。梁万年介绍,全国流感监测网络显示,7月份以前,门诊流感病例当中没有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例。但是7月份以后,先后在20个省市发现了甲型H1N1流感阳性标本,它所占的比例也在持续上升。9月初,在南方的平均比例达到9.9%,也就是说,如果分离到100株流感病例,其中甲型H1N1流感数是9.9株。在北方平均分离比例达到8.2%。
春季甲流流行时,墨西哥、美国等国家,人群中甲流感染已经非常广泛。当时,关于为何墨西哥病死人数多,一些专家推测跟墨西哥经济水平低、贫富差距悬殊等社会因素有关,患者不能及时治疗,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如果社会因素将在甲流致死概率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甲流一旦在中国人群中广泛感染,重症患者出现的风险也会非常高。
“疫情由大城市向农村、县城蔓延”,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医疗条件和个人经济能力比较差的广大农村地区,出现大面积的感染,国内的疫情防控将压力重重。
疫苗只是屏障之一
不断发展的疫情,让很多人把抵御甲流的期望,寄托于疫苗。
从春季甲型流感爆发开始,国内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就开始投入研发甲流疫苗,在经过临床实验以后,9月2日和9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北京科兴和河南华兰两个公司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注册申请。9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签发了第一批可以实施免疫接种的合格的疫苗产品,卫生部部长陈竺宣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
由于产量有限,疫苗将用于重点人群的接种。国务院发布公告称:一线医疗卫生人员,口岸检疫和边检、民航、铁路、交通等岗位公共服务人员,有组织参加国庆活动的人员,集中执行维稳任务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中小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以及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慢性病患者等优先接种。具体人群类型和接种顺序由各省(区、市)确定。甲流疫苗的接种,将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免费”原则。
截至9月14日,国内大范围的接种还没有启动,接种应该会在本月内开始。9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启伟表示,《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实施方案》已起草完毕,正在上报市政府和卫生部,一旦方案批准,将以最快速度实施接种。他透露,上海市接种的重点人群是“老人和学生”,重点区域是“学校和社区”。
目前,还没有其他国家开展大规模的甲流疫苗接种,关于疫苗的安全性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颜江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SFDA会严格审批其他疫苗企业的甲流疫苗生产申请,并且监管已经获批的疫苗的质量安全。
颜江瑛还详细解释了疫苗不良反应的管理。颜江瑛介绍说,由于甲型流感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SFDA会非常重视不良反应的监控。在之前的临床实验中,还没有出现罕见的不良反应,多数不良反应与一般传统流感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相同。“如果这个疫苗本身还存在我们对它认识上的不足,大面积出现罕见的不良反应,我们会及时叫停。另外,在疫苗的生产、储备和流通使用等任何一个环节,如何发现疫苗的质量问题,我们也会马上叫停。”
如果疫苗安全,得到接种的人群将在一段时间内具有抵抗力,但是,国内不可能做到疫苗的全民覆盖,所以,接种疫苗只是甲流防控的屏障之一,不能把所有的期待都放在疫苗身上。
梁万年在发布会上强调了提高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以及各个地区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性,一旦甲流在农村和不发达地区广泛流行,这些地方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水平,将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