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如何帮助试图自杀的大学生 [打印本页]

作者: dulidiyijun    时间: 2009-9-16 09:54
标题: 如何帮助试图自杀的大学生
在第二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前夕,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了“援助生命,重建希望”的主题宣传活动。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说:“大学生如果遇到心理危机,一定要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费立鹏说,我国有60%的自杀者在出现问题之前,没有求助于任何方面,在有自杀意图以后,却不敢求医。现一些情况,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难以处理。”他总结出以下几点:一、离家带来的孤独感;二、担心上学给父母带来经济负担;三、与室友或其他人发生矛盾;四、担心成绩不理想,害怕失败;五、对学校的课程安排不满意;六、担心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七、因出现个人的丧失(如所爱人的死亡、与某人关系破裂、考试失败、丢面子、遭受拒绝等)而极度痛苦。当学生缺乏对某种特定状况的应对能力,出现心理危机的可能性比较大。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如何识别和帮助经受创伤的学生》里的心理危机的表现征兆是: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者无价值感中;容易激动愤怒,过分依赖,持续不断地悲伤或焦虑,常常流泪;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经常缺勤;孤僻、人际交往明显减少、无缘无故地生气或与人敌对;酒精或毒品的使用量增加;行为紊乱或古怪;睡眠、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加或减少,过度疲劳,体质或个人卫生状况下降等。有些人会流露出语言上的直接征兆:“我希望我已经死了”“再也不想活了”或间接表示:“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人能帮得了我”“没有我,别人会生活得更好”“我的生活一点意义也没有”等等。  
  费立鹏说:“出现这些征兆时,周围的老师和同学要注意帮助他保持冷静、耐心倾听,让他能谈出内心的感受。在这个时候,要接纳而不能对他做任何评价,也不要试图说服他改变自己的感受。”  
  费立鹏提示大家要注意询问的技巧。比如可以这样问:“有时候一个人处于困境的时候,他会有结束生命的想法,你有那种感受吗?”而不能这样问“你没有打算自杀,是吧?”同时,对他的任何自杀迹象都要认真对待,让他相信别人是可以给予他帮助的,并鼓励他主动寻求帮助。如果你认为他即刻自杀的危险很高,要立即采取措施,处理自杀的危险物品,不能让他独处,或者把他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还要陪他去精神心理卫生机构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费立鹏告诉大家,当自己出现心理危机的时候,不要等待,要相信会有人愿意帮助你。如果你的倾诉对象不知所措,可以向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如果你不愿让周围人知道,可以去校外的心理咨询机构。解决心理危机通常需要一个过程,坚持下去,能真正帮助你的人一定会出现。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