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篇影响较大的《究竟什么是学术腐败》(作者chesk,见合智情报工作网2007年11月7日)的文章,该文首先指出:在国外,一般不采用学术腐败的说法。美国科学界把在申请课题、实施研究或报告结果中出现的编造数据、伪造数据和剽窃行为称之为学术越轨或科研中的不端行为(misconduct in science or scientific misconduct)。接着,该文从词义上作解释说:
腐败原义是指事物的腐烂败坏。腐是指机体发生了变异;败则指机体的生命力下降,日渐衰败。其本义所要表达的是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侵蚀滋生而分解变质这种现象,既指质变过程又指质变的结果。《汉书?食货志上》中的“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即是这种意思。腐败一词随着社会的发展涵义愈来愈丰富,现在不仅仅指事物的腐朽变质,也可用来形容人的败坏和堕落或者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的混乱和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