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所谓要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主要就是要大学不但理工科而且人文社会科学教师都用英文到美国期刊发表论文,除此以外好象也没有其他什么目标了。北京大学当局现在经过精密的科学计算后宣布,北京大学可以用“十七年”的时间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不知道这个“十七年”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二十年?但我想不管多少年,北大的这个目标大概也就是要在“十七年”后达到北大教师主要都用英文在美国期刊发表论文吧。如果不是这个目标,又是什么目标呢?但如果无非如此,则香港所有大学早就都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大学”了,因为香港不管理工还是文科历来都不得不用英文争取在英美期刊上发表论文。如此说来,则北京大学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其实不过就是香港化。具体说来,北大目前的改革目标,我想其实也就是两个目标,第一,北大当局决心要用各种方式来保证,十七年后北大教师必须象香港那样主要是由英美大学培养的博士来担当;第二,十七年后北大教师必须象香港学者那样主要用英文写作论文到英美期刊发表,不然就解聘。据说北大的管理阶层最近都学了一个英文短语,叫up or out。怎么个up怎么个out呢?答案大概是:今后用英文就up,用中文就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