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科学管理部门自20世纪90年代后才逐步认识到建立科学文献检索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1999年,教育部批准由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承担“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SCI)项目的研制开发,目前已完成CSSCI(1998,1999)光盘等数项科研成果。该项目参照ISI的标准制作,是一个在我国社会科学界有一定影响力和公认度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检索系统。2001年3月,教育部在南京大学召开“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项目鉴定会暨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咨询工作会议,专家们提出,为使CSSCI成为符合国际标准和国际规范的、得到我国学界公认的学术成果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要实现三个超越:一要超越南京大学、二要超越江苏省、三要超越高校系统,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科学研究“五大系统”(高校系统、社科院系统、党校系统、党政部门系统和军队系统)的共同认可,成为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会议决定成立学术咨询委员会来指导该项工作,学术咨询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以学术民主的方式投票表决来源期刊的选择和重大信息的发布,这样就使来源期刊的选择有了一种动态的和科学的程序,同时也使CSSCI标准的制定与CSSCI系统的制作分离开来,确保该系统成为科学规范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会上成立了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十多所国内著名高校组成的咨询委员会。4月,咨询委员会在湖南大学召开第二次会议,决定从2000年起采用专家评审的办法选择来源期刊,这项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咨询委员会委托南京大学课题组根据每种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该期刊相关学科科研人员总数及期刊总数,按照学术咨询委员会规定的计算方法,选出600种备选期刊;第二步,咨询委员会对600种备选期刊进行甄别,主要考虑各学科的平衡,有无重大遗漏等,经咨询委员会讨论确定后,由学科专家投票产生500种来源期刊。5月,教育部社政司在中山大学召开全国高校社科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扩大会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咨询会议,对南京大学CSSCI课题组提出的600种备选期刊进行甄别。这次会议决定,由教育部社政司聘请全国五大系统的1000名学科专家从600种预选期刊投票产生500种来源期刊,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由此可知,CSSCI已经摈弃了“核心期刊”的提法,采用国际通行的方法制作,它并不是任何行政单位制定的。这项工作表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开始按照国际标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按照国际标准建立的CSSCI将为我们提供一个现代化的文献检索系统。如前所述,如果这项工作做得成功,还将成为一个得到大家承认的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从长远来看,如果这项工作做得符合国际规范,完全有可能使我国的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杂志进入SSCI和A&HCI等检索系统(正如我国已有一些自然科学杂志进入SCI、EI等检索系统一样),极大地提升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地位。真是善莫大焉,功莫大焉。我们不能理解的是,像CSSCI这样一个集我国广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的智慧,历数年艰辛建立起来的,符合国际规范和科学化管理要求的科学论文检索系统,怎么会受到某些人的不遗余力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