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变形金刚(美国) [打印本页]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28
标题: 变形金刚(美国)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29
片名:变形金刚
英文片名:Transformers
又名:
国家/地区:美国
区域:欧美
出品:
发行:梦工厂/派拉蒙
类型:动作 冒险 科幻
导演:迈克尔·贝Michael Bay  
编剧:
制片:
主演:希亚·拉比沃夫 Shia LaBeouf 泰雷斯·吉布森 Tyrese Gibson 乔什·杜哈默尔 Josh Duhamel 安东尼·安德森 Anthony Anderson 瑞切尔·泰勒 Rachael Taylor
分级:美国PG-13
片长:143分钟
上映时间:2007年7月2日
剧情:故事:地球上的星级惊天大战
银河,太阳系,地球,美国,普普通通的高中男孩山姆·惠特维奇(希亚·拉比沃夫)满脑子都是怎么追到漂亮女孩米吉娜(梅根·福克斯)。山姆有着“完美”的计划--开着刚到手的黄色酷炫雪佛兰Camaro,香车配美人,容易容易!不过他很快就惊吓地发现:自己的泡妞计划似乎越来越“跑调”,这辆神秘的黄色座驾不仅能在约会时自动播放浪漫歌曲,还会在夜晚偷偷变身,跑到野外用光线和太空联络!
而在位于卡塔尔的美国空军基地上,一架武装直升机从天而降。直升机变形成为巨大的金刚,猛烈地发动攻击,基地崩裂离析,打得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落花流水毫无还击之力,并瞬间盗走了所有机密文件。其后,五角大楼、空军一号...,老美引以为傲的防卫系统一次又一次遭受洗劫。难道恐怖分子真的先进到如此地步?非也!这群滥施威力的机器人来自遥远的星球塞伯顿,在那里,威震天领导的飞机人狂派和擎天柱领导的汽车人博派之间爆发了一场浩劫般的内战,打得天昏地裂的他们如今来到了小小的地球。
地球眼看就要生灵涂炭,还懵懵懂懂的山姆意外成为了争斗中的中心人物。且不说他和自己黄色的座驾(也就是博派成员大黄蜂)感情日深,终极力量之匙的关键更掌握在他手中!原来,很久很久以前,山姆的祖先曾在北极探险时遇难落入深渊,却意外得到了揭示火种源(Allspark终极力量魔方)下落的地图,而这地图一代一代地传到了不知情的山姆手里。年轻的山姆能解救人类免于陷入毁灭的灾难吗?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37
卷首语:二十多年前,一群有生命的机器人从赛伯隆星球来到我们的地球,打响了一场无比激烈的战争,二十多年后,他们卷土重来,要展开一场新的殊死博斗,浩劫将至,你站在哪一方,汽车人,还是霸天虎?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39
《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版人物简介:汽车人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41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41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41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42
雪佛兰Camaro

[ 本帖最后由 渤海边的树 于 2007-11-9 12:44 编辑 ]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42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43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43
庞蒂亚克Solstice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45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45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45
GMC 4500/Topkick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46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46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47
悍马 H2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48
《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版人物简介:霸天虎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48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49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0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1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1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2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2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2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3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3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4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4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4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5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5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5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7
观看《变形金刚》遗憾!汽车人不再是梦中模样
http://ent.QQ.com  2007年07月12日10:13   青年报  
《变形金刚》零点场疯狂落幕。记者从联和院线统计的数字得知,昨天零点,沪上共有3500多位观众走进影院观看此片,票房再度全线飘红。铁杆粉丝夏雨昨晚也出现在永华影城。不过,对于电影版中变形金刚模样大变,夏雨和很多观众一样表示了遗憾。

在昨晚永华举行的《变形金刚》首映礼仪式上,夏雨快乐得像个大孩子,跟着台下的观众一起疯狂,等着这部期待已久的电影开场。夏雨是出名的“金刚”迷,据他透露,他家里一共收藏了300多种不同类型、系列的变形金刚,最贵的超过千元。


据片方透露,他们原本打算请夏雨来为电影《变形金刚》配音,但是由于档期的缘故,错过了这个机会。当被记者问到“如果可能,最想为哪个角色配音”时,夏雨毫不犹豫地表示,“大黄蜂!我配擎天柱肯定不合适。”谈及如今电影版里变形金刚的模样已经和20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夏雨表示自己是个怀旧的人,对此还是心存遗憾:“《变形金刚》是我童年的一段美好回忆,其实这么来期待电影,就是来回忆小时候的感觉的。这次看到金刚的模样已经有了变化,心里还是有遗憾,它已经不是我记忆里的模样了。”


像夏雨这样有遗憾的观众不少,但是瑕不掩瑜,《变形金刚》的票房还是出乎意料的火爆。据永华影城透露,仅昨晚的票房已经达到25万,创下非周末时段单日票房最高纪录。而万裕影城晚黄金档时段的电影票都提前预售完毕,环艺影城也照样火爆。据联和院线统计,昨天,有3500位观众走进影院观看《变形金刚》零点场,平均上座率达到90%以上。


与此同时,北京、杭州、成都等地方也同样票房火爆。影迷的疯狂程度让影院经理都认为该片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超过了“黄金甲”。 (记者 李俊)


●大家来找茬


大黄蜂变得有点离谱


每部影片都有穿帮的时候。《变形金刚》当年的动画版就被许多“金刚迷”挑出很多刺来,现在真人版上映,观众们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挑刺的好机会。一些《变形金刚》的超级影迷因为热爱,所以找起片中的穿帮镜头来格外带劲。


【穿帮镜头1】变形金刚比例失真


在影片中,变形金刚一变身机器人之后就突然变得高大无比,可是变成机器的时候却很小。比例最为失真的是大黄蜂,从一辆小型跑车,转眼就变成了超过两层楼高的巨型机器人,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在影片中类似的比例失真比比皆是。


【穿帮镜头2】《珍珠港》镜头再现


在《变形金刚》中,有一个航母的远摄镜头,细心的影迷或许可以回忆起若干年前的《珍珠港》也有几乎一模一样的镜头。


其实这两部影片的导演都是同一个人———大名鼎鼎的迈克尔·贝。其幕后的视效团队也同是ILM。那么碰巧出现这样的结果其实也就不难想像了。可能是觉得是个无关紧要的镜头,就从以前拍摄过的素材里翻出了一些直接用了。


【穿帮镜头3】橡胶坦克现形


为了凸显变形金刚的强大,影片中有一个坦克被炸飞的镜头。尽管这个镜头看上去很棒,但是如果放慢动作一帧一帧看的话,就能发现坦克的炮筒像橡胶制成的一样,上下抖动得非常厉害。真实的坦克肯定不会这样!


【穿帮镜头4】玻璃墙倒映出摄影机


在影片开场不久,镜头对着一辆男主角乘坐的汽车移动,背景是一个宾馆的玻璃墙,玻璃墙中分明地映出摄影机和摇臂。当然,要仔细看才能看到的。


【穿帮镜头5】神秘人头


这个穿帮之处是在男主角山姆·维特维奇躲避大黄蜂里的一场戏中:在一个废旧厂房里,山姆·维特维奇为逃避大黄蜂,没有想到落到霸天虎“路障”手里,山姆被逼到死角时,可以发现“路障”变形的车内并没有人。可当山姆摔倒起来后,车内竟然有个人头。


【穿帮镜头6】衣服也变形


黑人助手在被FBI逮捕的时候身穿的是绿色T恤,而进入警察局的时候却穿上了一件红色衣服,难道被捕以后FBI还允许他换衣服?或者他穿的衣服也会变形,有自动变色功能? (记者 施庆)

[责任编辑:neo]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8
《变形金刚》观后感——透露剧情,慎入[图]
发表时间:2007年7月12日 13时17分13秒        


    这个“观后感”题目很搞笑,因为看变形金刚就是为了回味童年时光,童年时光又经常和这样那样的“观后感”挂钩,小时候学校包场看电影本来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那时候的地道战地雷战都很好看,扫兴的是所有学生都要求写观后感,这种强迫性质的表达方式非常让人痛恨,也慢慢开始排斥包场看电影。

    小时候,老爸出差给我和弟弟每人都带了一个变形金刚回家,我的好像是黄色救护车,还没有拿到手热,一个亲戚带着4、5岁的孩子来串门,小孩很没礼貌,把变形金刚给他玩,他却哭哭闹闹的要拿回家,谁都不愿意把刚收到的礼物借人,而且我还没有拿去学校在小伙伴们面前臭美呢,一定很多人羡慕啊,咔咔。结果孩子的爸爸跟我说:“你比他大,就借给他带回家玩几天吧”。虽然极不情愿,但我是个听话的孩子,就让他们带走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那个变形金刚的下落......,见到那个叔叔的时候,也不好意思问起,我总相信大人说话算话,会主动给我的,结果这个大人违背了诺言。我会惦记这个事情,用来鞭策自己不要欺骗孩子、不要纵容孩子。

   因为那个事件深刻,对变形金刚有特别的感觉,动画片也喜欢看,这次的电影
就像老友重逢当然不会错过。

    变形金刚的音效、特技、效果感觉都是一级棒。直到离场前5分钟,都觉得不枉此行,好看极了,情节紧凑,紧张刺激。我觉得根据情节的进展,还有很多需要交代的东西,应该还会放映30分钟以上,结果,5分钟就首尾了。因为这么忽然的结尾,很多地方都经不起推敲,猜测可能这部电影投资过大,后面的拍摄没钱了,草草完工。后面的情节粗枝大叶,逻辑混乱,交代不清;又或者,是被卡掉了很多情节。

我先写写一些经不起推敲的情节,大家看了之后看看是否这么觉得:

1、如果威震天的肚子里面可以塞那个火源方块结束战争,那么是否那些小角色的变形金刚是否都可以呢?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最后擎天柱或者威震天来解决?

2、直到剧终,电影最后攻打战机的那个霸天虎成员都没有交代清楚去了哪里,还有路边电话亭被辐射之后变成为反派变形金刚也没有交代去了哪里。这些剧本漏洞可以不用去计较,但是如果首尾好一点,大家有很好的回味就空闲去想这些了。

3、让擎天柱让山姆把火源方块送到楼顶,给直升飞机带走,但是明明威震天变形就是一架战机,想劫持直升飞机轻而易举,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情节出来呢?还费尽千辛万苦

4、还有很多剧情上不足的地方,剧本的总体感觉:头重脚轻,虎头蛇尾

5、以上都是本人吹毛求疵的行为,咔咔,感觉还是非常值得去电影院看的,毕竟音效、特技等方面制作如此精良的电影一年也没几部(除了剧本),预感会有续集和前传,哈哈,电影都这么挣钱的,期待。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8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8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8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2:59
人类当然应该自己承担保护地球的责任
发表时间:2007年7月12日 12时13分37秒      
“变形金刚”这四个字对我而言只是记忆角落里两三个快要被遗忘的简单而模糊的动画片镜头,我没有“钢丝”们追崇的狂热,也不迷恋惊心动魄的爆炸特技镜头,这也许反而有助于我客观的来看这部电影,单纯的从欣赏的角度来了解导演除了感官刺激外想要表达的意图,寻找贯穿电影的线索。于是,我看到了那个年轻的男性人类---山姆。我很奇怪为什么之前有影评人在评论这部片子时说对其中的变形金刚们的表现非常
失望,“没想到最后拯救地球的居然是个不起眼的只会看到美女流口水的小子”,但我看到的却是一个只会耍小聪明和泡妞的年轻人,在与汽车人并肩作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眼神不再迷茫,变得勇敢、坚毅!为什么拯救地球的不可以是人类?难道保卫家园不正是人类自己的责任吗?也许那位影评人只是偏重指这部影片中变形金刚们与原来动画片中形象的差别的吧,对于“钢丝”们来说,看到这些儿时偶像们形象上的改变,难免会失落。但是我想电影之所以要如此设计,最后是山姆、军事基地勇敢作战的军人们,第七区的政府官员,女讯号分析师等人类与擎天柱们协同作战才赢得了胜利,正是要说明不能只妄想依靠外界的力量来拯救自己吧,人类虽然相对弱小,但正如擎天柱所说“我看到了他们的善良,并且他们正在成长”,“人类和我们一样勇敢”,不断努力成长的人类是可以变得更强大的,甚至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做到变形金刚们做不到的事也是有可能的。人类应该自己承担保护地球的责任,这是这部大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最后那个军人胜利后与妻子女儿重逢,也让电影充满了温馨和希望。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02
《变形金刚》:闹腾无度,变形有法

http://ent.QQ.com  2007年07月06日14:46   腾讯娱乐  

《变形金刚》海报

《纽约每日新闻报》(New York Daily News):每一秒都充斥了如此多的动作戏,看完影片走出影院的你可能会禁不住诱惑,再给票房增加10美元。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尽管对CGI道具和动作戏的处理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导演贝却没有让人物栩栩如生的显著才华,《变形金刚》复杂的故事主线冗长乏味而且毫无生气。

《洛杉矶每日新闻报》(Los Angeles Daily News):一部时间过长、情节反复混乱的影片,不如本来应该的那么有趣。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变形金刚》中有些动作场面将是今年夏天最棒的。

《今日美国》(USA Today):尽管影片至少长出了20分钟,剧情也显得参差不齐,但表演鲜明,而且有的动作场面和视觉效果是此类影片中最优秀的。



没有斯皮尔伯格,就没有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因为,是斯皮尔伯格极力劝说小贝来执导本片的。


为啥斯导要找迈克尔贝而不是自己导演,又或者不找其他的导演如詹姆斯卡梅隆呢?


首先,卡梅隆没空,人家正忙着自己的两部三维科幻大作呢;其次,即使卡梅隆有空,斯导也怕找他,因为老卡玩这个题材,绝对超支,梦工场不知要勒紧裤带过多少日子才能赚回投资;再者,斯导自己也不是省钱的料,《世界大战》尽管拍得妙趣横生,也花了不少于2亿美元的制作费,比较让人紧张。


问题:如果一定要接一个烫手的山芋怎么办?

答案:把他扔给自己能够控制得住的人。


从这点来看,小贝颇有点“背黑锅”的意思。但他又不得不背,因为这同时也是他翻身的最佳时机。正如同斯皮尔伯格所言,从小贝以往的风格来看,他似乎是为拍《变形金刚》这种热血爆棚片而生的。


不过,再热血的导演,也不可能一上来就让博派与狂派PK,然后从头P到尾。毕竟这是一部“电影”,不是“金刚打斗精华版”。所以,小贝即使对自己的MTV技能最自豪,也得寻思着往那些爆棚的3分钟场景间插入些什么,好让整个东东看起来像部电影。


《变形金刚》里的擎天柱


斯导支了一招:就是以“少年郎与他的第一辆汽车”为主线展开故事。明白美国“汽车文化”底蕴的同志,会对这一点子拍手叫绝。对美国青少年来说,拥有第一辆车,事实上等同于“成人仪式”,基本上每个美国佬都有过这样的回忆,以此为出发点来展开情节,无疑更进一步增加了影片对目标观众群(处于“买第一辆车”年龄段的青少年)的吸引力。大家不妨猜想一下,如果真的是斯皮尔伯格亲自动手的话,《变形金刚》会是怎样的风格?


可能未必有小贝这样多的动作场景,但在悬疑气氛以及霸天虎袭击的恐怖感觉方面,会做得更好。不过,我们不能以斯导的标准来要求贝导,既然是不同导演接拍的,俺们就得尊重他们的不同风格。


贝导的风格是“闹腾”。这点影迷们已经无数次地领教过了。不过,“闹腾”本身也有高下之分。有些闹腾让人激动,有些闹腾则令人生厌。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一,“闹腾”的人是否观众所喜;二,“闹腾”的时机是否恰到好处。


俺之所以对《变形金刚》的剧情充满复杂的感情,就是因为以上两点非常不对称。首先,应当说这回担当“闹腾”任务的希安拉博夫(Shia LaBeouf)同学还是蛮可爱的,他在自己出场的镜头里有所创造性地完成了任务。本来他可以做得更好的,但贝导给他的机会就这么多了,而且大多数笑料不是过于刻意,就是比较老套,这些烂俗的东西减弱了拉博夫表演的精彩性。至于女性角色,她们在贝导的作品中更加不得势,几乎是个顶个的花瓶。虽然贝导也有意识地给她们一些表现的机会,但是——请恕俺直言——这些机会实在是出现得太做作了。例如那个国防部特聘小妞,就比较令人讨厌。安排这样一个角色,完全是为了引出那个黑鬼黑客,而黑鬼黑客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出现呢?无他,搞笑耳。也就是说,完全是为了说几个让美国中学生爆笑的无聊笑话,就硬生生多出来这几个讨厌的人。


《变形金刚》剧照


其次,这帮烂人和他们整个国防部的场景,都被处理得很不对时机。贝导显然不是让观众对这些角色感同身受并与他们一同作战的,他只是想让他们成为他的笑料工具;相应的,观众也成了没心没肺的旁观者。与一般动作片要求很强的代入感不同,贝导似乎一直都在创造一种“若即若离”的观影感受——简单比喻一下的话——就是“看别人坐过山车的感觉”。而且,很多时候,贝导还会自作聪明地对“过山车”作些手脚,看似缓解一下情绪,实则大大消弭了身临其境的紧张感。例如在胡佛大坝基地的场景中,国防部长与“特情七局”的主管之间忽然说起了相声,全然不管当时是何等紧张的形势。不是说紧张气氛下不能幽默了,而是片中的手法让人觉得完全没有外面紧张气氛的存在。贝导总是为了一个小小的无聊玩笑,就放弃掉整体布局上的经营,即使预期值再低,也不能不说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


有些伙计很是不屑俺如此斤斤计较于迈克尔贝,认为只要人家给你视听震撼就行了,别的都不用强求。《珍珠港》够视听轰炸级别了吧,可为啥大家心底里还是很不满意呢?因为眼睛与耳朵并非俺们看电影的终极享受器官,它们只是渠道而已,最终还得有些什么东西让我们那一跳一跳飙血的玩意儿共鸣才行。而且电影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你不能说我只拍好爆棚场面就行了,其他的不管;那还做什么导演呢?直接去做特效指导好了。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03
《综艺》(Variety):每个男人的内心都是一个8岁的男孩,《变形金刚》是一张门票,把这个男孩释放出来。

《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一部参差不齐、时间过长、有时显得傲慢的影片。

《西雅图时报》(Seattle Times):一部出人意料地机智和令人激动之作。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一部充斥了史诗般好勇斗狠的噪声和无聊废话的影片。

《好莱坞报道者》(Hollywood Reporter):贝与他的视觉设计师团队成功再现了一个真实的视觉世界,让机器巨人之间的争斗变得可信。



说归说,以上所有的一切,俺其实都可以忍了——如果迈克尔贝没有整出其他“硬伤”的话。笑料编制、剪辑流畅、人物塑造等这些能够产生“软伤”的东东,用“导演风格”或者“导演诉求”的借口都可以很好地搪塞,情节发展上的漏洞,就不是任何借口可以弥补的了。关于“漏洞”,俺不是说“明知霸天虎们拥有空中优势还往空中送火种源”之类的奇怪设定,又或者如“五个小山一样的金刚在院子里走得地动山摇而没有一个邻居”,这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笑话看过去就算了。但是,有些东西给人留下印象太深,编导毫无缘故地就把它弄没了,就比较让人生疑了。例如“巨蝎怪”同学,巨拉风的沙漠一战之中,它比后来所有同伴露面的时间都长,但它留下半条尾巴就不见踪影了,难道是藏匿养伤去了?可是,居然能养到无视首领“集合”命令的程度?这个宠物不太乖哦~~~还有,“红蜘蛛”紧急召集霸天虎集合时,明明看见“路障”(Barricade)同学答应了一声并紧赶慢赶上路的样子,后来大战的时候这家伙却身影全无;难道是被英勇的柱子哥吓跑了?附带着的,由“火种源”意外泄露而在街头新产生的几个变形金刚的下场都没有交代,看他们那凶神恶煞的装备,可不是军队能搞掂的哦,贝导你真的忍心它们继续作恶人间么?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女主角前一个镜头里还被新近变形的汽车方向盘掐住颜面,后一个镜头里则没事人一样驾着汽车扮英勇……贝导,麻烦您稍微停止一下爆炸、告诉俺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好不好?




俺开始还有些怀疑影院版是否剪得太厉害了,以至于对这些情节的交代都被剪掉了……但是,根据贝导的一贯秉性,俺认为这个可能性比较小。那么,就是贝导认为其他爆棚场景足够炸飞观众的神经,以至于根本不必隐藏这些漏洞了?恐怕是的。反正俺第一次看的时候,就没注意到这些细节。


于是,这也就顺便解释了俺那看似模棱两可的态度:既不喜导演的惫懒手法,又津津乐道于影片的特效。其实,并非俺是“二皮脸”,而是《变形金刚》真正让人欣赏的部分,是绝对无法一次就领略完全的。所以,俺才要鼓吹至少看两次——如果你是真的变形金刚FANS的话。(不是FANS俺就不推荐您看多次了,那丝毫不会增加您对“变形金刚”的兴趣,只会让您注意到更多的情节漏洞和生硬笑料。何必自讨苦吃呢?留下点美好回忆呀好啊……)


原因很简单,片中视觉特效部分发生得太快了,金刚们身上的零件又多,最后大混战的场景又够乱,观众们那有限的眼力,完全来不及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处理这么庞大的信息量。如果是影碟,你还可以定格然后慢慢回放欣赏;但是,在目前这个阶段,唯一能够让你真正满足的,是多进几次电影院。


俺先随便知会几个场景提请注意:汽车人集合时同时变形,你能分辨他们不同的变形风格么?“铁皮”的左右大炮有何不同?柱子哥是如何搞掂“碎骨魔”(Bonecrusher)的?最后决战中柱子哥与威震天是否亮出枪械类武器?配合作战的三个汽车人各自用了什么身法,他们各自的武器系统如何,共同对付的又是哪一个霸天虎?如果您在看完一遍之后,发现仍无法解答其中的某些问题,那还是值得去看第二遍的。




至于具体的变形效果,除非另文详述特效,否则没有意义。俺只是就变形金刚人物,说说几个俺心目中的评价:


最帅造型:这个还得是柱子哥,集性感与威猛与一体,特别是最后赶到大战现场的变形和随机的战斗模式之起手式都帅呆了;

最佳动作:“铁皮”行动起来远比他静止的时候生龙活虎,在片中他有最多的翻滚腾跃动作,同时也占据了汽车人中慢镜头上镜率的头把交椅。他是汽车人中真正的“武林高手”,身手最符合俺们东方观众的口味;

最勇猛金刚:可能大多数观众都会选择“大黄蜂”,因为他拖着残躯还搞掂了实力远大于自己的对手;然而,俺却要将此项头衔颁给那个被“大黄蜂”搞掂的对手:在“威震天”和“眩晕”到来之前,他单枪匹马敌住了全部汽车人的合攻,而且像《十面埋伏》中的章MM一样特顽强;他的名字?留给您自己去探索了;

最佳摆设:“救护车”(Rachet),悍马的身躯,“护士”的命,没办法;可惜了那么剽悍的身姿,只是在极快速的剪切中展现了0.5秒的身手。最要命的是,也没表现他的“高明医术”,这个医务官当得也够敷衍的了;

最聪明金刚:“红蜘蛛”(Starscream),抓住时机偷袭,抛开一切逃跑,“红蜘蛛”从电视屏幕到电影银幕一点没变,还是那么嚣张而狡猾;


……


名单以后可以继续,但基本的意思还是要先告诉大家:即使您仔细观看了很多遍《变形金刚》,您可能还是无法满足,甚至相思病更重了。因为你会发现许多场景其实都值得更加精彩完备地呈现,但由于资金的限制,编导不得不用镜头和剪切的伎俩来掩饰。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而言,迈克尔贝做得很杰出,使得本片看起来完全不像是1.5亿美元的产物;但是,俺觉得贝导做得最好的一件功德,是他给万千变形金刚的FANS看到了“希望”:一个期待续集可能做得更“过瘾”的希望。 红袖添饭/文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04
《变形金刚》打斗中有中国功夫 留下伏笔拍续集
http://ent.QQ.com  2007年07月02日10:30   南京晨报    将于7月11日在中国内地公映的《变形金刚》让粉丝们望穿秋水。该片已经率先让全国院线的经理们一睹为快,震撼的画面效果让所有影院期待它能超过《蜘蛛侠3》在中国内地创造的过亿票房。记者了解到,这部《变形金刚》中穿插了中国功夫,导演还刻意多处留伏笔,做好拍续集的准备。

据看过该片的观众透露,影片中最精彩的就是这些机器人的变化特技,已经做到不露痕迹的地步。变形金刚们身形和动作都比以前更加自然,在机器人的相互格斗中也用了中国功夫。尤其是影片中机器人飞身上前夺子弹的镜头,让很多人都找到了吴宇森动作电影的感觉。据了解,该片导演本人非常喜欢吴宇森的功夫片,这些镜头也是向中国功夫致敬。


一位已经看过3遍的业内人士表示片中真人故事和机器人的打斗各占一半,既有机器人之前的矛盾,也有人类之间父子的亲情,以及小女孩和小男孩的感情。


[责任编辑:杜卓铮]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16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17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17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17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18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18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18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19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19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0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0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0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1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1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1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1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1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2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2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2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3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4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4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4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5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5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5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6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6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6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6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7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7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7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28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1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1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2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4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4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5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5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5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5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5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6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6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6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6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7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7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7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8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8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8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9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7-11-9 13:39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