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基辛格称中美应建全球伙伴关系 诠释"西方利益"
[打印本页]
作者:
langfanyun2001
时间:
2009-9-9 10:02
标题:
基辛格称中美应建全球伙伴关系 诠释"西方利益"
美中应建立全球伙伴关系
基辛格指出:“过去300多年里一直停留在大西洋的国际秩序重心目前正向印度洋和太平洋移动。”
崛起的中国、成长的印度、复苏的日本等国家的现状,证明国际社会的重心正在移动。就国际秩序重心移动的核心,他指出了“崛起的中国”。
他讲述了为进行中美建交谈判而访华的经历,并表示:“如果说1971年有人访华,那么根本无法想像中国跃升为经济大国的当今面貌。但是,经济大国中国已经成为现实,中国今后会进一步发展。”
基辛格表示,中国和美国可能成为永远的敌国,也可能成为伙伴。他表示:“美国不能一味警戒尚未出现的‘中国霸权主义’,像过去那样通过战略竞争的方式对待,应该从合作和伙伴关系的角度看待中国。”
看好麦凯恩任新总统
德国《明镜》周刊2月18日一期发表文章,题目是“欧洲人不愿理解” ,文章摘要如下。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接受《明镜》周刊专访。
《明镜》周刊问:基辛格先生,您推荐共和党人约翰·麦凯恩为下届美国总统。我们对他曾说过“美国必须做好继续留在伊拉克100年的准备”的话记忆犹新。您真的选择了最佳人选了吗?
基辛格答:在所有参选人中间,我跟麦凯恩认识最早。他是一个人们可以信赖的人。我认为,您误解了他。他试图对军事存在的形式作一个重要的区别:一种形式是针对一部分民众,那样的话,美国士兵自身将陷入内战。这已经在伊拉克发生了。与之相反的另一种方式是,士兵成为联盟的一部分,并且受到民众的欢迎。这曾在二战后的德国发生过。麦凯恩肯定不是为美军留在伊拉克100年摇旗呐喊。
问:民主党人向他们的选民许诺从伊拉克撤军。士兵们是否真的很快就会从巴格达飞回来?
答: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谈论的撤军方式。我们是把撤军作为政治解决该地区问题的一部分呢?还是因为美国人已经对这场战争感到厌倦?如果是后者,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不喜欢“反恐战争”概念
问:面对这一可怕的前景,欧洲人自己却不热衷于投入伊拉克行动。
答:欧洲人简直不愿理解,整个行动并非一个纯美国的问题。对欧洲来说,其后果最终至少跟对美国一样扣人心弦。
问:也就是说,您认为,这场“反恐战争”在伦敦、巴黎和柏林没有被理解为西方的一项共同任务?
答:我不喜欢“反恐战争”这个概念。人们是很难针对恐怖作战的。对我来说,这是一场针对激进伊斯兰主义的战争。它企图摆脱其所有的现代元素,并且向西方社会的世俗结构发起挑战。整个这一切刚好发生在欧洲历史的一个非常困难的阶段。
问:为什么是“困难的阶段”?
答:欧洲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强势的民族国家的屋顶下,而且部分民族国家都已经形成了好几百年。由国家要求其人民作出一些牺牲,这对欧洲人民来说绝对不成问题。现在这些旧的民族国家全身心地投入到欧盟事务中。
美独自难保西方利益
问: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您对欧洲各国民选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有何期盼?
答:我了解很多欧洲人都认得清这样的事实,伊斯兰激进分子在喀布尔、巴格达或利雅得的胜利,将给我们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尽管如此,他们仍不愿意说:我们愿意为此奋斗。
问:事实越来越具体:北约在战斗激烈的阿富汗南部需要更多的德国部队吗?
答:不能理解成单凭美国一家永久地为西方的利益而奋斗。在这一点上,可能得出两个结论:或者该地区根本不存在西方的利益,那么我们也不需要奋斗;或者那里关系到西方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为之而斗争。
问:您的结论听起来也意味着,谁认清这一危险,谁也就有义务投身到这场战争中?
答:只要它属于联盟,就应当这样做。在阿富汗,我们需要更多的德国部队,我们需要更多的北约部队。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