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破解困局的重要会议
[打印本页]
作者:
lingq2080
时间:
2009-9-9 09:53
标题:
破解困局的重要会议
破解困局的重要会议
“伊拉克国际契约”大会和伊拉克周边国家外长会议扩大会议3日和4日在埃及
旅游
城市沙姆沙伊赫举行,主题分别是支持伊拉克的政治和经济重建、为缓和伊国内严峻的安全形势寻找出路。会议引起了广泛重视,审议和通过了契约文件,承诺为伊拉克减免300亿美元的外债,强调为伊拉克早日恢复安全形势共同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果。
5月3日,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左一),埃及外长阿布·盖特(左二)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左三)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参加“伊拉克国际契约”大会。当日,旨在促进伊拉克和平与重建的“伊拉克国际契约”部长级会议在埃及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开幕,来自约60个国家和12个国际及地区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沙姆沙伊赫会议是国际社会为破解伊拉克难题而进行的一次共同努力,也是迄今围绕这一中心所展开的最大规模的集体外交行动。伊拉克战争打破了伊拉克政坛原有的力量平衡和较为稳定的社会生态结构,原先被掩盖的民族、宗教、部落矛盾等凸显,并在各种外部势力的染指下交织释放,致使伊安全形势每况愈下。不争的事实是,美国口口声声反恐,并以反恐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结果到头来伊拉克这个反恐前沿反倒成了杀戮场和世界最恐怖的地方,无疑颇具讽刺意味。残酷的现实使国际社会意识到,伊拉克境内甚嚣尘上的武装冲突和自杀袭击,正在使这个文明古国成为新的动荡源和暴力场,伊拉克日益滑坡的安全形势引发的冲击力,甚至有波及周边国家的潜在危险。对此,国际社会不能坐视不管,必须伸出救援之手。
会议的召开以及联合国和伊拉克政府去年7月联合发起的“伊拉克国际契约”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国际社会开始对伊拉克的和平与政经重建承担义务,伊拉克重新融入了国际大家庭,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伊拉克国际契约”的实质,是伊政府和国际社会在未来5年的一个相互承诺,即双方以实际行动进行有效的合作,其合作框架的最终目标是在伊拉克和国际社会之间构建一种“永久的伙伴关系”。一方面,国际社会向伊拉克伸出援助之手,在5年内帮助伊拉克政府实施重建,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实现伊拉克提出的优先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伊拉克政府也应该承诺在形势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等领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兑现承诺,为国际社会推动契约创造良好的环境。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话说,“伊拉克实现政治稳定和减少暴力事件将是确保这一重建计划成功的基本前提”。
中国新任外长杨洁篪应邀出席了沙姆沙伊赫会议,并做了发言。杨洁篪强调中国支持国际契约,因为契约描绘出了伊拉克重建的蓝图,体现了伊拉克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他还就落实这一契约提出了“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综合兼顾,平衡推进;履行承诺,重在实效;加强监督,保障落实”的四点建议,阐明了中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表示中国政府愿大幅减免伊拉克欠中方债务,其中政府债务可全部免除等,得到了伊拉克及与会代表的好评。
无疑,沙姆沙伊赫会议对合力破解伊拉克困局、引领伊拉克早日步入发展和建设的正常轨道,将起到推进作用。但也应看到,被战争打碎和重新洗牌后的伊政治和社会结构存在着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按不同民族、教派分配权力,使本已尖锐对立的种族和宗教因素变得更加盘绕纠结,安全问题更是几乎成了化解乏术的痼疾沉疴。因此,通过一次会议,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难以包治百病,伊拉克困局的破解和政治、经济的重建,仍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