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赖斯借“兵”
[打印本页]
作者:
dalilandy
时间:
2009-9-9 08:51
标题:
赖斯借“兵”
伊拉克战争不仅让美国闹“兵荒”,现在连美国国务院也陷入了“外交官荒”。
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日前报道,为落实美国对伊新战略中的重建内容,白宫号召更多外交官及文职人员到伊拉克工作。这一号召在美国国务院职员中引发了不安情绪。世界各国的外交官大都有着去艰苦乃至危险之地工作的心理准备,但伊拉克日益恶化的安全形势仍然使许多有家室的美国外交官望而生畏。许多人不是干脆拒绝前往,就是提出要求,只在巴格达的绿区工作。言外之意,除了美国驻伊大使馆和伊政府部门,其它免谈。
为了鼓励外交官去伊拉克工作,国务院制定了许多激励措施,包括战争和危险补贴、优先升迁等。但在“诱惑”面前,愿意前往的也只是些敢于冒险、缺乏经验的年轻人,中级以上外交官大都不为所动。面对窘境,加上重建工作需要专业人士,赖斯只能请求军方“增援”。这让早已苦于兵源捉襟见肘的军方颇感为难。一方面,军方认为,他们也未必有这样的专业人士,只有从专司国内安全的国民警卫队那里,挖掘一些军民两用的人才了。另一方面,赖斯的借“兵”之举还让军方感到不安。他们认为,“帮忙”只是临时性的,如果没有更多的文职机构及人员从速进入伊拉克,执行经济重建和政治发展之责,对伊新战略不可能成功。的确,正如越战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曾感慨的那样,单靠强大的外国军队是不足以“重建”一个破碎的国家的。
好在赖斯借“兵”成果不菲,她在国会回答质询时说,87%的驻伊外交岗位已有人选,且强调是“自愿前往”。其实,不管他们是自愿前往,还是“诱惑”驱使,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们的到来,能否像军方所期望的那样,文武兼修,共同致力于对伊新战略的成功?答案似乎并不乐观,在当前这种战争状态下,重建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奢望,外交等文职人员的作用有限。如此一来,人们倒也不必指责那些拒绝前往伊拉克工作的外交官了,他们的拒绝也包含有理性成分。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