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钓鱼岛撞船风波的各方考量
[打印本页]
作者:
dalilandy
时间:
2009-9-9 08:33
标题:
钓鱼岛撞船风波的各方考量
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舰撞沉台湾渔船“联合号”,引起新一轮的钓鱼台列岛主权风波,扰攘数日之后,即显降温之势,原因是海峡两岸和日本都不希望让这争议破坏东海的稳定局面。中国已故领袖邓小平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始终是对三方最为有利的务实发展方向。
在这最新一轮的争议中,各方聚焦于就任总统未足一个月的马英九身上。他的前两任李登辉和陈水扁,基于推动台湾独立的议程,要讨好日本支持其对抗大陆,在多次台湾渔民在钓鱼台海域作业被日舰拘禁罚款的事件中,都态度软弱。马英九则早在留学美国期间,曾是捍卫钓鱼台运动的积极分子,今次是首次有台湾渔船被日舰撞沉,大家都藉此探测马英九对日关系的态度。
马英九继续倚赖美日支持
台湾当局本来不欲这宗事件构成严重外交冲突,事发当日,外交部更打电话阻止海岸巡防署舰只进入钓鱼台海域。一经曝光,朝野均抨击为“丧权辱国”。政府态度突转强硬,除发表声明重申主权外,还要日本放人、赔偿、道歉,更召回驻日代表。
日本政府发表事件调查报告,指舰艇和渔船双方皆有过失,先是放走当日救起的渔船船长回台湾,后来更派驻台代表去船长家里表示愿意赔偿,并对事件表示“遗憾”。台湾当局得此下台阶,语气明显放软,对召回代表之事算做抗议还是讨论策略,采取模糊化策略。之前同意派战斗力最强的纪德舰载送立法委员到现场海域宣示主权,也降级为拉法叶舰,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次行动,只会是响应民众情绪的“政治秀”。
马英九对日,不会像李登辉般卑躬屈膝,但仍然希望保持友好关系,在对华关系与对美日关系之间搞好平衡,既开拓大陆市场,又让美日继续在经济和国际上为台湾撑腰。这样最符合台湾利益。
避免风波扩大属官方共识
至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的内阁因为内政问题,近日在民调中的支持率跌至不足两成的低点,他的强项是对华友好,不欲在钓鱼台问题上横生枝节,掀起外交风波。上月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访日,与福田康夫签署了中日第四份协议文件,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福田康夫更透露东海油田开发问题取得重大进展,尽快解决。
钓鱼台主权争议,关系到中日海上边界的划分和东海油田的开发权。中日都倚赖能源进口,油价高企,开发东海油田对双方都有利。北京在今次日舰撞沉联合号事件上循例抗议一番,但没有节外生枝。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上星期访问北京,也与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讨论两岸石油公司合作勘探东海油田的问题。
台湾民间**人士已展开新一轮出海宣示主权行动,只要民间暗涌不被激发成掀然大波,两岸和日本政府都不会偏离“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的互利方向。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