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人物中国” 2006让我们记住这些人这些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入主中原    时间: 2009-9-9 08:22
标题: “人物中国” 2006让我们记住这些人这些事
  
  新华网上海12月7日电(记者杨金志、仇逸)他们中有人本来默默无闻,有人向来就是公众人物,有人升华,有人沉沦。他们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2006年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市场经济、打击腐败犯罪、繁荣社会文化……

  
  孟二冬、华益慰:平凡人生的至高境界
  
  2006年,49岁的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和73岁的医生华益慰相继辞世。他们是平凡人,却做出了不凡事:孟二冬甘坐冷板凳“磨”出专著百万字,支教新疆病倒在讲台;华益慰从医56年从未出现医疗事故,从未收过病人红包。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在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看病难”“上学难”问题时,华益慰、孟二冬二人树立起了崇高的标杆。
  
  曹爱文:“中国最美的女记者”
  
  7月10日下午,一名13岁女孩不慎落入黄河后被救上岸。在急救车赶到之前,在现场采访的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女记者曹爱文口对口为小女孩做起人工呼吸。但小女孩最终还是没有苏醒过来。工作仅一年的曹爱文又急又伤心地哭了。事后,面对“中国最美的女记者”的赞誉,23岁的曹爱文淡然道破一个常识:生命远比一条报道重要。
  
  王光美:光美一生,关爱母亲
  
  10月13日,王光美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4天后,她获得了中国消除贫困奖“成就奖”。王光美是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她晚年发起大型扶贫计划“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并为此多方奔走。11年来,“幸福工程”已在全国设立了389个项目点,累计投入资金3.1亿元,救助贫困母亲及家庭15.4万户。人如其名,光美一生。
  
  余彭年:为富而仁
  
  2006年,“彭年光明行动”启动,该行动计划用5年的时间,投入5亿元人民币,在内蒙古、西藏、贵州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15万到20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此前,余彭年耗资20多亿元建设深圳彭年酒店,把利润全部永久性地捐给教育、科技、福利事业。近3年来,他行善累计20亿元,堪称中国“首席慈善家”。
  
  张茵:“女首富”首登财富榜
  
  根据“胡润百富榜”的调查,49岁的张茵拥有270亿元资产,位居中国首富,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白手起家女性。张茵以收废纸起家,先后在香港、美国创业,十多年前在广东创办玖龙纸业,并在今年3月赴港上市。出现“女首富”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明证。当然,对于上榜富豪们,人们期望他们在获取财富的同时能为社会尽更多的责任。
  
  郭德纲:“非著名相声演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是郭德纲。”2005年末,“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横空出世。在电视媒介异常强势的年代,他硬是把人们拉回剧场听相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熟练掌握600多个段子、说学逗唱俱佳的郭德纲,没有夸张的形体语言,却尽显讽刺与幽默。郭德纲“火”了,不是他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踏实学艺、艰苦创业的结果。
  
  黄健翔:“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006年中国最出风头的体育人物,不是运动员也不是教练员,而是一名解说员。德国世界杯没有中国足球队的身影,但是有中国人的声音--“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纵观2006年,没有哪位中国人的离职能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能打起这么激烈的口水仗。黄健翔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娱乐圈人物,但是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发生在黄健翔身上的是是非非,着实令那些热衷于炒作的人失色。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