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规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9-7 22:3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规律
胡Jintao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

胡Jintao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我国最为活跃、最值得关注的一块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也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积极探索和准确把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运行的内在规律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理论课题,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价值。

从根本上看,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而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它除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规律外,还具有其相对特殊的运行规律,这就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属性和本质特征基础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这一基本规律的作用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又具体呈现出三大规律。

规律一: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开发与应用是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的物质条件源自于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的开发、应用与普及,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追踪网络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可见,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一种重要驱动力。

从国际上看,互联网的最早研发受控于政府机构,是为了军事目的,带有一定的政治性色彩。发展到后来,虽然其技术性和工具性价值增强,但不同国家之间利用互联网进行军事和政治斗争仍是主要应用。直到今天,不少国家间为了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利益正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展开一场异常激烈的技术之战。据外刊报道,为了在信息化战场上夺取“制网权”优势,美国在进行网络防御技术研发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网络进攻能力,并将其作为“网络中心战”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俄国在强化网络战中十分重视“先机制敌”和实施主动性攻击。此外,英、法、德、印、日等国也都在积极加强计算机网络战的研究与发展建设,均提出了各自的发展规划。就在不同力量激烈的网络对抗战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得到大力拓展。从一国内部看,占统治地位的政党为了在网络对抗中掌握主动权,也纷纷加紧网络舆论控制和网络安全建设,投入特别多的物力人力在网络对抗关键技术的研发上,以有效DIZHI来自其他各敌对方的网络攻击。在这种网络攻击和网络防护的相互斗争过程中,网络技术不断地研发出来,又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助推器。

我们更应高度重视对网络对抗关键技术的研究,尽快研制出克敌制胜的“撒手锏”,以便在未来高技术领域的信息对抗中立于不败之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22:31:48 | 只看该作者
规律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与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呈正相关规律

适应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实现同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联姻”,这就为丰富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形式提供了前提条件。我们一直强调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思想政治工作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运用这把技术之剑。运用得合理和到位,就能够发挥其正面的威力,有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最终取得好的成效;把它束之高阁或肆意滥用,就不仅不能够发挥其先进技术手段的作用,反而还会阻碍思想政治工作的进展,适得其反。总之,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与互联网等新兴传媒工具的应用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的规律关系。

在2008年美国大选中,奥巴马充分利用网络工具,视频、播客、博客、网页广告等多管齐下,尤其重视搜索引擎、网络视频、博客等网络新营销工具的价值,最大力度地争取到了网民的支持,最终取得了竞选的胜利。为此,《纽约时报》把2008年美国大选定义为“Web2.0时代的美国大选”,把奥巴马称为“Web2.0总统”。事实上,奥巴马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成功当选美国总统,就是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取得思想政治工作正面效应的一个典型案例。

规律三: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之间的即时反馈规律

上述两大规律是在思想政治工作同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二者相结合并相互作用下体现出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那么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其主体和客体作为两种重要要素,他们之间相互作用也呈现出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即时反馈关系”。

具体讲,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相比,其主客体之间的地位是对等的、交流是畅通的、互动是及时的。在这一前提下,当某种主流的思想理论或价值观念在互联网上传播并引导网民学习、认同和践行时,具有一定自主意识的网民就会根据已有的思想认识对政府的此种言论和行为在网上作出不同的反馈,或表示积极赞成,或发出疑问,或提出批评;针对网民的不同反应、意见和举动,就要求政府等主流信息的发布者作出更加及时迅捷的反馈,或作进一步的理论解释,或补充完善现有说法,或暂停这种理论的传播。在双方极其强势的互动中,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在更高层次上展开,网络技术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意识和实践活动呈现出一种即时反馈的规律关系。今年“绿坝——花季护航”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推行过程就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间强势反馈规律关系的鲜明例证。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运行中存在的客观规律要求我们,要从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出发,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互联网、手机等传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要注重培育技术主体,加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技术人才建设,使这支队伍既具有坚定的政治性,又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要高度并及时重视互联网上的舆情民意,尤其要倾听正确声音,使其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和相关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形成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与网民之间长效良性的互动局面。

(文/北京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1 04:0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