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中国:准G2时代 [打印本页]

作者: 万昊宇    时间: 2009-8-18 11:59
标题: 中国:准G2时代
  奥巴马4月29日迎来执政百日,全世界各大媒体都在热烈评价其执政得失。美国总统是世界上极为特殊的一个位置,他虽然是由美国人民选出的最高领导人,但同时因为美国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直接会影响全世界的政局,而对中国的发展,更是极为重要。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榜样、二战抗日盟军、朝鲜战争对手、蒋家台湾保护国、七十年代制衡苏联新盟友、改革开放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现当代中国政治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首先从中美关系上去观察他的百日执政,是有必要的。

  如果说奥巴马给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人民带来的惊奇是"变化"的话,奥巴马在中国人眼中,他最令人吃惊的地方,大概就是中美关系的"不变"。无论是克林顿还是布什,他们为了不太背离竞选时候对中国批评的论调,在当政初期,都让中美关系发展限于停滞甚至进入低谷,都是在一年后才加热中美关系。奥巴马在初选和大选时候,也发表了一些对华比较负面的讲话,因此国际政治观察者都有中美关系短期内降温的心理准备。

  出人意料的是,奥巴马在对华政策上不但"布规奥随",全面维持了既有友好关系,而且在两个问题上对两国关系做了极为重大的升级。第一是把两国关系把布什后期的"战略经济对话"增加了一个"和",变成了"战略和经济对话",昭示中美两国的协作将大大超越金融和贸易领域;第二是其官员和关系智库,有意无意地使用"G2"话语,认定中美两国是解决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温室效应、东亚地区危机的最重大力量。

  有趣的是,当这一切重大升级发生的时候,美国驻华大使这个位置一直是空的。普通话很标准的离任大使雷德是布什总统的大学同学,在奥巴马上任之前,就因对老同学的效忠,毅然挂冠而去,目前在北京由公使代职。对华政策的制定目前由副总统拜登直接把握,而他是曾经被邓小平接见的中国的老朋友,曾经向邓小平提议在新疆建立中美联合情报站以监控苏联,因此对中国还是一种"可与其结盟"的尼克松-基辛格心态。当奥巴马建立了新的"特使机制",专门处理中东等热点地区的争议时,国务卿希拉里就被放空,可以把她的首次外访定在亚洲、压轴在中国,并且和中国总理温Jiabao共同表达了中美"同舟共济"的战略思路。这种没有大使的外交关系,做的可以更直接、层级可以更高。

  仔细研读亲奥巴马的民主党智库学者的报告,就能发现奥巴马新政府对华政策思路背后的逻辑。首先他们判断,由于布什政府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两场战争中、又失去了盟国的援手,加上监管不善导致的金融危机,美国国力在这过去的八年里,急速耗散。而在国际政治上一直保持中立的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后,国力默默突飞猛进,国际影响也与日俱增,不但在被美国遗忘的东南亚和非洲建立了威信,而且甚至都有延伸到门罗主义南美后院的危险。对待这一个"温和进步"的新战略对手,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符合美国利益?是围堵、是接触、还是其他新策略?

  围堵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和崛起的非敌对大国为敌是美国政府最不想做的事情之一。新政府显然全盘继承了布什政府后期的接触政策,不过还是提出了新的思路。他们认为布什政府良好的中国政策只是做对了一半,但美国在亚洲政治、非洲政治中缺席(例如赖斯竟然不参加东盟峰会),这种没有远见的做法,是让旧盟友感觉被抛弃,把亚非推向中国怀抱。因此新政府的调整是,提升和中国的战略关系,但积极参与中国周边的政治对话,希望有中国在的地方,就有美国的出现,给予小国以中国之外的另外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依靠选项。因此,美国会积极参加东盟峰会、博鳌论坛、六方会谈、APEC以及一切有中国参与的亚洲地区会谈,还会积极改善和旧盟友的关系,包括增加在南中国海的军事出现。

  奥巴马民主党政府的这种做法,是不是真的符合美国利益,大概要未来的历史学者来评价,有些人共和党人已经表示了反对。但从中国这边看,却因为"准G2"的地位,对美国之外其他大国的谈判能力增强,大大改善了在向来是丛林斗争的国际政治中处境,给自己争取到了新的八年顺利发展的良好空间。而需要回报美国"准G2"框架的,在如今的危机年代,其实只是对美继续友好、经济上相互支持、亚洲地区事务共同商议决定而已——这一切本来就是中国可以接受的对美外交政策,唯一需要认真处理的是会引起不断的新矛盾的南海问题。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