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俄拟增加对外用兵事由 军事战略向积极防御转变
[打印本页]
作者:
zhangdandan07
时间:
2009-8-15 10:27
标题:
俄拟增加对外用兵事由 军事战略向积极防御转变
俄格战争已过去一年,但其影响仍在发酵。据俄新社报道,8月10日,正在休假的俄总统梅德韦杰夫邀请议会党团领导人到索契聚会,其间透露了一则重大消息:他已向国家杜马递交了针对现行《国防法》的修正草案。新法案大大拓展了俄对外用兵的事由,将类似去年8月出兵南奥塞梯的行为纳入合法范畴。分析认为,此举昭示了俄捍卫其在独联体地区利益的坚定决心,标志着俄军事战略由被动防御向积极防御方向转变。
出兵事由从3个增到7个
2008年的俄格战争被认为是刺激俄出台境外用兵法的直接诱因。梅氏本人在解释其倡议修改《国防法》的理由时表示,他不希望类似事件重演,因此必须制定明确的出兵规章。当时,梅德韦杰夫在向俄军下达作战命令时,并未征得联邦委员会的批复,其合法性遭到质疑。因为根据俄现行法律,总统下令出兵境外,须事先经过联邦委员会的同意。
在梅氏对外“放风”的同时,克里姆林宫新闻局也在网站上公布了对修正案的简介。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新法案大大降低了俄出兵境外的门槛。1996年颁布的现行《国防法》规定,出兵境外仅限于3种情况:反击侵略行为;捍卫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可侵犯;执行国际义务(如维和)。而新法案新增的出兵事由包括:俄部署境外的武装力量遭遇攻击;反击或制止针对别国的侵略行为;保护境外俄公民;打击海盗、保障本国船舶航行安全。
俄《生意人报》指出,根据修正案的上述条款,俄可以出兵世界任何角落。理论上讲,大洋彼岸的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若发生武装冲突,俄军也可介入。另外,“保护境外俄联邦公民”一条也显得笼统,要知道,遍布世界各地的俄罗斯游客也属于俄公民。
分析人士指出,鉴于执政党在议会两院占有绝对优势,新法案的通过应毫无悬念。
主要为捍卫“自家后院”
尽管新境外出兵用法适用范围很广,但凭借俄军目前的实力,显然无法达到美军“全球到达、全球作战”的水准。分析认为,新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更多的是为了捍卫俄在独联体地区的战略利益。
目前,俄境外驻军集中在独联体地区,在乌克兰、亚美尼亚、中亚、第聂伯河沿岸以及北高加索拥有数量众多的军事基地。其中,一些境外驻军的确面临“现实威胁”。譬如,乌克兰曾不止一次对驻塞瓦斯托波尔港的俄黑海舰队下“逐客令”,并威胁夺回相关军事设施。驻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部队也处于冲突前沿,声称对上述地区拥有主权的格鲁吉亚正重整军备,并未打消“武力收复失地”的念头。
另外,境外俄联邦公民也主要定居于独联体地区。譬如,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不少公民持有俄罗斯护照。俄罗斯认为,在上述两国当局脱俄亲美倾向越发严重的当下,俄公民的人身安全尤其需要保障。
俄“亚博卢”党主席米特罗辛则认为,出台新的境外用兵法,更多是警告和预防,“这与南奥塞梯、阿布哈兹和格鲁吉亚有关,旨在提醒格鲁吉亚或北约:一旦有事,我们会采取措施。”
新军事战略守中带攻
俄即将出台境外用兵法的消息,果不其然引起了一些邻国的不安。据报道,格鲁吉亚外交部发言人扎拉布·卡契卡奇什维利发表抗议称,格外交部认为修正案是试图将“2008年8月武力干涉南奥塞梯局势”的行为“合法化”,“俄罗斯领导层试图找到某种途径,让国际社会相信他们的说辞。”
近年来,俄在世界军事舞台上的一系列超常举措令人瞩目。从与北约舰队对峙黑海、到出动轰炸机演兵美国“后院”,再到不久前核潜艇悄然现身美国东海岸,应该说,俄加强了在全球的军事存在,对西方的战略反击力度不断增强。俄《独立报》指出,俄格战争彻底改变了俄地缘政治环境,它开始转向积极防御,即守中带攻。“对境外用兵法的修订再一次证明,2008年8月8日(俄格战争爆发日)之后,我们已生活在另一个国度。”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