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不要忘记,腐败也是“宠”出来的
[打印本页]
作者:
yhf
时间:
2007-8-28 15:54
标题:
不要忘记,腐败也是“宠”出来的
不要忘记,腐败也是“宠”出来的
傅尹
从刘青山到陈良宇,从省部级到县处级、科局级,一批批腐败分子被揪出,一批批腐败分子又在产生,党纪国法那么森严,党对反腐倡廉的态度那么坚决,可就有那么一些干部在金钱美女面前要“前腐后继”呢?防腐甚于反腐,不从根源上杜绝腐败的条件和机会,新的腐败还会源源不断。从大小腐败分子走向堕落的过程来看,很多腐败行为是“宠”出来的。
有特权制度“宠”出来的腐败。很多人的官欲为什么那么强烈,甚至不惜血本千方百计削尖脑袋往里钻,因为只要一提干,立马就会和普通百姓不一样了。随着级别的变化,出入有车,前呼后拥;上下有宴,山珍海味;住房不愁,看病不难,子女读书就业容易;,面对的是点头哈腰,活的是养尊处优……同样是公民,同样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当官不当官,却身份不一样,待遇不一样,活法不一样。为什么,是因为为官路上的某种特权制度护着爱着照顾着。特权制度造就特权思想,特权思想成就腐败行为。不是有许多贪官在法庭上还振振有词地辩解:我是这个级别,不应该有这个待遇吗?确实,我们的某些制度给了贪官太多的方便。
有“官为本”意识“宠”出来的腐败。民为轻,官为重,这个观念根深蒂固已存在了两千多年。古代百姓的温饱一切要靠“父母官”,今天一方的发展群众的小康,也要靠“父母官”来带。官为大,官就是天,这样的思想很有点社会基础。在这样的理念基础上,如果是好官,是清官,会严于律己,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奔向好日子。如果是贪官污吏,那就惨了。他们就会利用群众无条件的盲从绝对的信任,在一片崇敬和尊重的氛围中以美丽的谎言中饱私囊。百姓受到欺骗,还浑然不知。在这种环境下造成的腐败,除了说明这些地方的民主法制建设还落后外,就是对官的盲目崇拜而“宠”{出来的。事实证明,贫困地区产生的腐败分子不少,除了暴露出腐败分子本质的贪得无厌外,“官为本”的思想基础应该是其得逞的祸害。
有私欲“宠”出的腐败。贪官能走上受贿之路,也与请客送礼行贿的为了满足或达到自己的私欲有关。这样的社会风气由来已久,那些想调动的,想提干的,想涨工资的,想得到照顾的,想就业的,想读重点学校的,想走捷径达到某种目的的等等,总是千方百计托关系,送钱送物。办小事的小送,办大事的大送。对方如果不收,有的是逼着缠着扭着也要送。实在送不出去,就人托人送找窍门送,反正要送出去才心安理得。多少贪官不是在这种情况下从小收到大收,从小要到大要,从小贪到大贪吗?这样的腐败,不是私欲“宠”出来的是什么呢?社会的不正之风成了官员腐败的温床,一些立场不稳,觉悟不高,素质低下的官员,正如毛**所说,经不住糖衣炮弹的侵袭,肯定要倒下。
要治理“宠”出来的腐败,当然要从源头开始。想想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强调的,革命队伍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别,战争年代干部的作风不是这样,解放初期的干部作风不是这样,经济发展了,生活条件好了,反而干群的关系却拉远了,人与人的差距变大了,为什么,是一些特权制度造成的。不废除特权制度,腐败就难以断绝。要提倡官民平等,官民一致,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才是最大的官。对于其它腐败滋生的环境,只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民主与法制制度,做到政务公开,让所有的行政行为都交给人民群众来监督,或许才能改变“只有送礼才能办事”的陋习,断了贪官的财路,断了腐败的源头。
系统分类: 时政 个人分类: 默认
·本文只代表博友个人观点。本文版权归作者和新华网共同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作者:
小鱼llx
时间:
2007-8-28 17: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jopp
时间:
2007-8-30 16:41
。。。。。。。。。
作者:
800wwzz
时间:
2007-9-1 09:05
有理!!!!!!!!!!!!!!!!!!!!!!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