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拉拢东南亚各国 美国再度构建对中国包围圈 [打印本页]

作者: lingq2080    时间: 2009-7-29 11:49
标题: 拉拢东南亚各国 美国再度构建对中国包围圈
  中新网7月28日电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展开的亚洲访问行程前不久刚结束。香港《大公报》今天发表署名文章认为,这是美国重新在亚洲建立中国包围圈的一个行动。文章摘录如下:
推荐阅读


北京五环车祸7死1伤
北京东五环一辆大货车在内环行驶时冲过隔离带后连撞3车,大货车司机并无大碍。
杭州飚车案网照主角否认顶包胡斌
[资讯] 麦当劳汉堡被指有硬物崩裂顾客牙
[资讯] 北京高学历男入搭讪班花钱学泡妞
[财经] 全球最脏的十大城市(组图)
[科技] 十大奇特物种交配方式(组图)
[健康] 警惕!藏在家里的健康“杀手”
[健康] 惊!喝多竟会导致肾虚的饮料
吉林通钢董事长和副总集体请辞
[旅游] 越南婚俗:'初夜'要献给旧情人
[旅游] 胆小者慎入!超恶心的泰国美食
[历史] 图集:李小龙30张罕见训练照
[历史] 图:盘点毛**处死七名贪官
[汽车] 性价比急升的30款经典好车(图)



  在泰国召开的第十五届东盟峰会,作为一个既恰当又最好的机会,令美国堂皇地大谈亚洲策略重点在于东北亚及东南亚上,让鼓吹的中国包围圈概念清晰。中美数年来围绕着贸易和经济事务有不少积极互动,这给世界造成了一种假象,认为两国已从敌对走向和解甚至融洽。中国当然希望朝这样的方向发展,但是美国不会忘记一个核心问题:遏阻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

  亚洲策略急调整

  美国在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的近几年来走得“有点急”,由很多原因造成。美国之所以愿意接纳中国各种日常生活需要的产品,除了中国加入世贸有参与世界贸易的需求之外,更大因素是美国一早知道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经济危机,让大量中国廉价产品入口可以达到两方面目的:实时解决美国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压力,纾解民意对政府管治威信冲击;同时让大量廉价产品入口造成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张,以此作为反击中国的策略。近期一些中美磨擦事件可以反证这样的思维。

  奥巴马上台已经半年,全世界都在看他宣布的明年底全面撤出伊拉克的诺言会不会兑现。希拉里作为吹鼓手,藉参加东盟第十五届峰会,高调宣布美国重返亚洲,明显是为美国撤出伊拉克之后,把政策重点转移到东北亚及东南亚来。此举目的清晰:重现中国包围圈。日本向来被美国绑在同一辆战车上当炮灰,美国不论哪一届政府也必会继续牵制日本作为亚洲代理人。在这两点因素不会改变之下,美国要重现中国包围圈,重心就在于与东南亚紧密合作,再配合收买及控制印度而形成。东南亚有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诸国配合,加上掌控台湾这只最靠近大陆的棋子。如果再远一点讨好澳洲,整个中国包围圈格局便形成。这种被视为保障亚洲利益的策略,有一段时间因为考虑救经济,以及在伊拉克泥足深陷而松懈,现在借希拉里高调宣布重返亚洲而旧事重提。

  希拉里在泰国有两方面主要言论,一是宣布美国将重返亚洲,二是表示奥巴马政府要告诉亚洲国家,美国不再在伊拉克与阿富汗作战,希望建立和扩大与亚洲国家的伙伴关系。事实上,美国害怕看到中国近年来对东南亚国家不断增强的影响力。已有美国舆论认为,东南亚已成为中国后院,并指此举将严重影响美国的全球利益。

  希拉里第一个动作是在第十五届东盟峰会上代表美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扩大与东盟关系,拉近与东南亚距离,最终目的是希望控制东南亚如控制日本一样,并形成一种长期力量。其次是让东南亚代替伊拉克成为美国在亚洲的焦点。第三则认为应在中国还未建立牢固的东南亚后院时,插足分化东南亚,阻止继续出现倾斜中国的局面。

  在希拉里高调走进东南亚之后,相信随之会出现第二步,即强化与南亚印度的合作,以及第三步怂恿日本与朝鲜搞直接对抗,还有最后一步控制台湾不能越过美国红线。这四步棋,美国的如意算盘如果打得响的话,就可以令它的新亚洲策略不需像投入伊拉克战争一样消耗巨大人力和财力,也可以抗衡中国未来影响力直追美国的形势。(欧阳观)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