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师姐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看了很感动!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7-8-13 20:45
标题:
师姐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看了很感动!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家长:
大家上午好!我是国际关系学院2005级国际关系专业文化与传播方向的研究生***。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台前,作为即将毕业的2005级全体研究生的代表发言。
今天是农历夏至,北京夏天里最闷热、难耐的日子就要到来。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来说,也许这个夏天的记忆会格外的深刻。时光飞逝,去年师哥师姐毕业时在校园门口合影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今天,我们就已经成为毕业典礼上的主角,即将走出校园、走入社会。曾经无数次地想像自己穿上硕士学位服的样子,骄傲的神情里充满着对未来的期望。今天,当我们穿起这身蓝色的学位袍,心中更多的是感慨、感激和对学业、事业、人生更深的领悟。两年的研究生生活美好又短暂。难忘刚入学大家相互打量时新奇的目光,研一辩论赛时台下同学们鼓励的眼神,难忘运动会上同学们声嘶力竭的鼓劲呐喊,更难忘送老饭上彼此的泪流满面。而这一切就要在这个夏天里画上句号,成为我们生命里永远的注脚。无论在座的我们曾经怀有着怎样的梦想和信念,也无论我们为自己的人生设计过怎样的精彩和舞台,毕竟我们曾经选择了来到国关继续我们的学业,而幸运地是国关也选择了我们。在经历了考研的拼杀之后,走进这个面积不大的院子。就在2005年9月,这里成为我们的又一个家。也许,一路走来,现实远比你预想的残酷,也许你被安排到自己并不十分喜欢的领域,也许和周围同学们的优秀相比,你显得格外平常,而你的内心又知道这一切都暂时无法改变。这时,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不难发现,就在平淡的日子里,那些依旧快乐、自信、坚强的同学和关心你、爱护你的老师已经给了你答案:抱怨、消极、懈怠都是不足取的,成功是从那点点滴滴的忠实与认真中演绎出来的。所以,尽管两年的时间十分短暂,这段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仍旧是值得牢牢把握和认真总结的。
两年的研究生生涯,和本科阶段相比,有了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兄弟姐妹,有背负着各种各样梦想和生活经历的师姐学长、有曾经在国关生活学习过的同学,更有来自**战线、不断充实自己,誓要继续为祖国**事业奉献的**战士。这些怀着不同梦想、抱着同样的充实自身、完善自身的信念的同学们组成了国研2005级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不长的两年时间里,第一年的紧张学习过后,很快就迎来了事关个人前途的就业的压力。公务员考试前的奋战、考博前的身心疲惫、找工作的艰辛和面对未来前途的一丝迷茫和无奈,这些都使得研究生阶段承载了更多的面向生存的压力。青年公寓东边的单元对于校园内的本科生来说,是那么令人崇敬。而我们心底里却比谁都清楚,读研是为了再一次地积蓄能量,给自己再一次选择的机会,它不仅不是奋斗的结束,恰恰相反,它是面向社会、面对自己内心的又一次考验,需要我们用更加坚韧的耐力、更加无畏的勇气去跑完全程。所以,同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面孔似乎显得更加成熟和稳重,更多了一份内敛和深沉。然而就在迎新的晚会上,就在送老晚会的舞台上,我们才慢慢发现,原来我们的心依旧年轻,对酒当歌的豪迈已经化作沉淀了的友谊和无以言表的默契。
今天,无论在座的我们是否满意毕业后的结果和去向,共同的是我们都会有一种即将告别了艰苦的学业却依然舍不得的心情。其实,面对无法改变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能做的不是要拒绝新生活,而是珍惜当下的每一天,珍藏往昔的旧时光。在认真生活的同时去思考大学究竟应该是什么,研究生生活又该成为我们人生中怎样的一段回忆。有位学者说过:“凡是上过大学的人都有两个出身:第一个是父母,第二个出身就是大学。”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绮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是一生精进之钥匙,是精神品位的酿造者,是人生态度的醍醐灌顶。大学不是什么?大学不是象牙塔,不是只传播知识的地方,不是最后的一场学业,不是短暂春梦,更不应该是教育产业最大的一块蛋糕。大学需要的是时间、大师和每一代人的智慧,重视传统,又不忽视创新,在宽严相济的环境中慢慢地打磨,在打磨中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香飘万里。事实上,与其说我们在经历了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选择一所大学继续读研,不如说是出于对自我精神品质的重视而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灵魂栖居之所。
我们即将步入社会,有些同学是即将再次步入社会,面对的压力会越来越大,限制越来越多,而一己足以抗衡的力量往往极为微薄。对生活越有要求的人,对生命越敏感的人,或许会更为深切的感到其中的复杂与无奈。也许到那个时候,我们会怀念起国关,想念起昔日的同窗,也许你曾经住过的宿舍门牌号、你上过课的那间教室、自习室里你经常去的那张书桌都会成为心底里美好的记忆。
像哈佛大学校长在今年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那样,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让国关的精神永远伴随着我们。这种精神恰好被作家海明威写进了一篇文章:在人生或者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资不如由判断力所节制着的自制、耐心和规律。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为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的更朴素。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其实,在这匆匆的两年时光中,在平凡的日子里,我们性格的正直与沉静、思考的角度与深度、对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都是在和同学、导师的交往中、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在初涉职场的磕碰中不断塑造和完成的。无论如何,性格的沉静、对知识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信心都是不需要理由的。也许,这些就是国关给予我们的精神胎记。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即将毕业的2005级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 感谢导师的辛勤培养、同学的无私帮助和无论我们作出怎样的选择都会支持我们的父母。也祝愿我们这些依旧怀有梦想的学子们在离开校园后一路走好。
谢谢大家!
2007年6月22日
国研2007届毕业生***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7-8-13 20:46
:call: :( 对我来说不是我师姐 是我同学啦写的不错
作者:
外交月焰
时间:
2007-8-21 10:52
是很真诚的:hug: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