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乔治·华盛顿大学中苏研究所 [打印本页]

作者: 出国留学    时间: 2007-8-12 09:32
标题: 乔治·华盛顿大学中苏研究所
乔治·华盛顿大学中苏研究所
杨家荣

   

乔治·华盛顿大学是为纪念美国的奠基人,第 丫任总统一一乔治·华盛顿而取名的。它建于1821 年,原名为哥伦比亚学院;1904年才改为现名。目 前,它有师资1170名(其中包括兼职师资640名), 学生16387名(其中包括半工半读生6556名) ,来 自于美国50个州,首都哥伦比亚特区以及世界上 100多个国家。

乔治· 华盛顿大学有7所旨在培养不同专业的 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学院和中心,公共暨国际事务学 院便是其中之一。在该学院的教学大纲里,包括了 苏联和东欧问题的教学,内有苏联国内外事务,苏 联东欧经济、苏联思想意识与方法,俄国文学与文 化、苏联军事政策与战略,现代俄国史,共产主义 比较及其国际关系、东欧史、东欧政体及其政策、 苏联上层政体,政治及其对外政策。

公共暨国际事务学院内设有中苏研究所。它建 于1962年,位于大学的盖尔曼图书馆大楼内。当时, 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社会主义 阵营内部公开***,中苏两党、两国激烈论战,古 巴导弹危机,苏美关系剑拔驽张,中国空军击落入 侵华东领空的美国H一2型间*飞机,印度军队大规 模入侵西藏地区……这些事件势必影响国际关系, 特别是影响中苏,美苏、中美以及它们与周围地区 国家的关系和形势的发展。因此,美国国内的有识 之士呼吁必须加强对中苏两国的研究,以适应迅速 变化了的形势。这就是中苏研究所诞牛的国内外背 景。应该说,当时美国研究中国和苏联的力量是薄 弱的,人材也是缺乏的。因此,该所建支后的第一 任所长是位英国人,第二任所长是位德国人。直到 第三任所长,即现在的所长才是美国人,名为加斯 顿。西古尔(Gaston J·Sigur)。他是个研究 国际事务,尤其是研究亚洲国际关系的教授。目前 暂离研究所在国务院工作,往助理国务卿,负责东 亚和太平洋事务。代理所长是卡尔·林登(Carl A·Linden),美国人,是位研究国际政治学的教 授,专攻苏联政治,著作有《赫鲁晓夫与苏联领 导:1957—1964,’《苏联党的状况一一思想专制 的政治生活》等,副所长是金英镇,南朝鲜人,是 位研究国际政治学的教授,着重研究东亚地区的政 治关系。该所正式研究人员共有15名(包括所 长),全部是来自美国各木学的教授或副教授,所 内设所长助理1名,秘书2名。另外,还聘有临时兼 职教授8—9名。在15名专职教授中,大约有2/3的 教授(其中1名来自苏联三个年代的移民)从事苏 联东欧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范围包括苏联共产党, 苏联政府与政治、苏联对外政策、苏联军事政策, 苏联经济、东欧革命,东欧民族主义演变,东欧国 际政治,东欧政府与政治。此外,还有一些在美国 颇为常见的所谓跨学科课题,如政治学的范围与方 法,共产主义制度比较,共产主义国家经济理论与 发展,中苏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苏战略 关系,等等。

公共暨国际事务学院的一些重要学术问题,需 征求教授们的意见,因此,他们在学院,甚至学校 的范围内有较大的发言权并在学院的有关委员会内 任职或挂名。例如,该所的林登等教授是院里俄国 和东欧研究委员会的成员,金英镇等教授是院内东 亚研究委员会的成员。

中苏研究所的任务有两项:1,培养优秀的本科 人才;2,进行综合性研究。

从开设的课程看,教学的重点是苏联和中国, 且偏重美苏关系和中苏关系。。学生的俄语训练是 必修课程。除每天上俄语课外,学生每星期三的中 午,可在餐厅自愿参加“俄语桌”(Русский Смол)的活动(自带或买午餐围桌而坐,边食边谈,内 容不限,但只讲俄语)。教俄语课和主持“俄语 桌”活动的老师都系美藉俄国人;学生可以参加学 院或所里举办的学术活动,其中包括学术讨论会, 报告会(如请苏联驻华盛顿大使馆武官讲美苏军备 控制问题)等,并可同报告人探讨问题。出于研究 需要(如写毕业论文),有的研究生经所内导师推 荐,可向院方申请经费,去对象国实地考察。

所里教授除完成教学外,有的在别的单位兼 职,有的自己选题作研究,撰写论文后供报刊发表。 所里办有一个季刊《东北亚研究》,可为本所教授 发表研究成果。有的教授还临时受雇于政府部门或 大公司撰写专题报告,如六十年代,林登教授就为 政府部门写过有关赫鲁晓夫权力之争的专题报告。 据说,研究是完全独立的,观点不受任何约束。关 于学术括动,定期的由所出面,每周一,二下午举 行。周一的题为“东亚学术讨论会”,内容很多涉 及苏联的远东开发和太平洋战略。周二的题为“苏 联——东欧学术讨论会”,其中有专门论述东欧某 国的政治、经济、民族等情况的。也有不少分析苏联 与东欧国家之间关系的。这两个定期的学术讨论会。 分别由所里的两位教授主持,主讲人多为华盛顿地 区的政府官员(如国会,国务院,中央情报局、国 防部等官员),大学教授,报刊记者和一些研究机 构的研究人员。听众有本所和其他大学的教授,政 府官员,商人,记者,学生等。主讲人一般就事先 定的某个专题论述半小时左右,然后休息喝咖啡10 分钟,与会者可以利用这间隙自由交换对报告的看 法并进行学术联系。接着,与会者对主讲人提问题, 也可以发表不同看法,双方进行讨论,时间通常不超 过1小时。一些外国客座教授有时也被邀作报告。 在我工作期间,英国,波兰,中国的教授,曾被邀 在这两个学术讨论会作过专题报告。除此之外,所 里和院里还经常举办一些不定期的学术报告会,邀 请归国休假或退休的美国驻外使节和临时访美而路 过华盛顿的外国学者作演讲。

所的对外联系广泛,它与英国,FaGuo,西德, 苏联,中国,日本,南朝鲜,波兰,匈牙利等国都 有接触。每年,由该所出面在国内外举行几次国际 学术会议,有的是多边的,如有中,美,苏,日等 国的学者参加,有的是双边的,如中美,美苏,美 日学者讨论会。该所与苏联的远东研究所,世界经 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建有经常性的联系,1986年秋 天,远东所所长季塔连科曾率团访问过该所。

中苏研究所每年接收几名外国学者作客座研 究;他们来自英国,日本,台湾,波兰,南朝鲜等 国家或地区。自1985年后。中国大陆已有3名访问学 者在该所作过一段研究。一般,这些外国学者不教 课,只从事研究工作,但被要求参加所内的学术活 动。

研究所有个专业资料中心,因此,该所研究 人员除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料外,更可方便地利 甩中心的设备和资料。他们借助中心的电脑,可以 查找校图书馆内的藏书。该中心内有关苏联和东欧 的杂志,除美国的外,还有来自苏联、日本、南朝 鲜、英国、东德、西德、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加拿大、印度、以色列、台湾等国和地 区。据统计,有关这方面的杂志约有63种(不包括 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其中美国的就有38种,占总 数的60%强。由此可见,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苏联 和东欧研究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至于苏联发行的 报刊杂志在中心几乎都有,包括地方报刊,大小百 科全书等。年份大多从1964年起。在中心的藏书室 内,备有美国中央情报局绘制的苏联大地图册等难 得的资料。在阅览室书架上,存放着美国的外国广 播情报部根据苏联和东欧的广播,报刊等而编写的 “苏联日报”和“东欧日报”,每天几十页,涉及 苏联和东欧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另 外,还有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每天用俄文编写 的资料。

该资料中心设有20佃位,工作时间从上午9 点至晚上11点。本所教授,研究生以及社会各界研 究人员都可来所查阅上述资料。如需复印,不必找 中心工作人员,自己可直接利用中心的复印机,但 要付一点费用。如要借出,必须办理手续,且有时 限,一般为两星期。

据了解,中苏研究所的经费主要来自学院,即 学费。由于乔治·华盛顿大学是所私立大学,因此 学费昂贵,每个学生每年需交学费8820美元左右。 至于对外学术活动,除校方资助外,费用还经常 来自美国的各大基金会(如福特基会、洛克菲勒基 金会)以及国际研究与交流委员会,新闻署等。中 苏研究所每年根据下一年对外学术交流计划,就向 上述单位申请资金,在每次对外学术活动结束之 后,所里即写一份1—2页的活动报告,呈交资助单 位,以此了事。这两年,所长西古尔借调在国务院 任职,因此,所里常常请他出面为其学术活动集 资。

由于中苏研究所位于华盛顿中心地区,政府各 部门就在它周围,所以,政府工作人员来所参加学 术讨论或进修的很多。而且,研究所的教授时而被 聘去政府部门任职,退休或离职了的政府官员又可 来所执教或演讲,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往往认为中苏 研究所有政府背景的原因。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