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转载的,借鉴一下
[打印本页]
作者:
david.huilee
时间:
2009-7-22 23:17
标题:
转载的,借鉴一下
浅谈北大法学考研
- 2008-5-13 15:41:29
今年有幸被北京大学法学院录取,对于北大法学考研的整个过程有了亲身的体会,对于复习备考乃至复试有了一点姑且称之为“经验”的认识,现在将之付诸笔端,希望对后来者有哪怕一点点的启发作用,权当抛砖引玉吧。
首先我想申明的是,我认为任何所谓的“经验”,“心得”,都是主观的东西,都有其适用的局限性,对于一个人适用,未必对另一个人适用,此时适用,彼时未必适用。更何况,结果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不能简单的以成败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所以,我建议后来的考研者们,对于别人的经验,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借鉴,有所扬弃。万不能决定考北大后,匆忙到某个论坛里找到诸如“我的风雨xx路”,“我的北大考研经验谈”,“北大考研,200x走过”之类的帖子就如获至宝,照着上面兴高采烈的做起来,以为找到了考北大的不传秘笈,这样只会让自己亦步亦趋,无法获得自己的感悟,也就无法真正的“走进去”,严重影响整体备战。
好了,交代完怎样对待所谓的经验,我还是说说自己的一点领悟吧。我觉得,任何考试,决定最后的成绩,都可归类为知识+技巧+心态+运气。当然前两个因素是最重要的,后两个因素固然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不可捉摸。
知识当然就是平时的复习成果了。首先,关于课本的选择,在网上,大家肯定可以找到几个版本的参考教材书单,内容其实差不太多。对于一门主干课程,我觉得最好只看一本教材,看太多力量太分散,反而效果不好,如果想扩展下知识,可以适度看看老师的论文,当然对于像经济法这样的学科,得几本教材,毕竟是分为几部分嘛。至于用哪本教材,没必要过分较真,用哪本教材也不必然的导致考上或者考不上的效果,当然原则就是最好用北大老师编的教材。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经济法的教材,张老师的《经济法学》是一定要看的,今年应该是可以出新版了吧。还有刘老师的《财税法专题研究》研究生用书我觉得也值得一看,很多问题讲得很透彻,不像本科教材那样一笔带过。另外今年考了一道证券方面的题目,这就提醒大家在经济法的准备上还是不能把范围缩的太小。
在辅导班的问题上,我觉得如果有时间有精力还是值得一上的。英华的特点是北大老师授课,可以帮你过一遍基础知识,对感觉自己知识还是比较凌乱的同学比较合适,相当于在短期内把核心课程又学了一遍。而且提前就可以见见老师们了,也许心理上是个优势?呵呵。凯程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对于怎样答题怎样复习有着针对性比较强的辅导,而且可以网络授课,对于不方便去北京的同学又多了一种选择。
其次,看书习惯因人而异吧,有人习惯边看边记笔记,有人则没有记笔记的习惯,选择自己熟悉的方式就好,没有必要刻意的寻求改变。在第一和第二遍时候,我觉得尽量快些,太慢了到后来前面的就忘得太多了。至于遍数,不一定看的越多越好,看自己的效果吧。到后期备战时,要给自己找找重点了,不能哪都舍不得放弃,平均用力,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考试时候哪道题都看着熟,却哪道也答不出深度。要懂得适当的有艺术的放弃。
关于答题的技巧,自己要在平时多研究,多体会,结合历年的真题,模拟下思路。我认为技巧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知识。报考北大法学1000多人,除去不认真准备的,考上的六十几个就一定比没考上的知识掌握的更多更好?未必。这里就有个答题技巧的问题,对于最有把握的题怎样拿到全部或者大部分的分数,对于不太有把握的题目怎样拿到尽可能多的分数,对于完全不熟悉的题目怎样试着拿到几分,大家一定要在备考中仔细琢磨。也许最后就卡在这区区的几分甚至一分上,08年法学B卷过线的人少之又少,考八十多分的人很多,除去知识的因素,也许就是差在答题的技巧上。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是必须的,详略得当也非常重要。有的同学可能觉得写得越多越好,本身可能写字就快,结果不管哪一科都答了一大堆,而有的同学可能正好相反,惜墨如金,只写出很梗概的东西便不再展开。这两种做法我觉得都是有问题的。考研1000多人,短时间内判卷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一味的求多,那么在繁重的判卷任务下,让老师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在你的长篇大论里寻找要点,想必这不太合情合理吧?但是写的太精简也不妥,因为那样可能无法完整的展现你的知识储备。北大还是比较看重考生能有一点自己的见解的,如果写的太少就无法展现这一点了。所以,这个度很重要,再者就是学科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比如,法理多写肯定是有好处的。
在复习备考上,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总受他人的影响。不用管别人看了一遍还是十遍,不用在意别人用了什么新奇的资料,努力把自己做到最好就够了,适当的交流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说了这些,希望对于后来者有点作用,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足以慰矣。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