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季羡林之子称父亲遗产将部分捐赠
[打印本页]
作者:
dulidiyijun
时间:
2009-7-21 12:13
标题:
季羡林之子称父亲遗产将部分捐赠
季承送别父亲季羡林。 王天天/CFP
本报讯 (记者张弘)去年年底,季羡林“字画门”事件曾经轰动一时,随着季羡林先生的去世,有关其财产去向的问题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季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父亲的遗产由家人处理比较合适,因为这是属于季家的,北大已经表示,尊重父亲本人的意愿,父亲怎么说,北大就怎么做”,“父亲的财产将部分捐出。”
季承:财产将部分捐出
对于父亲的骨灰安置问题,季承称,自己和亲属决定分两地安葬,一处在北京,一处在老家山东临清,但具体情况未最后确定。对于父亲留下的财产,季承表示,将部分捐出。
季承称,去年的“字画门”事件之后,北大和自己清点了父亲的藏物,这件事情目前已经告一段落,但并未结束。去年12月6日,季羡林写了一份委托书,在场的人还以证人的身份在上面签名。委托书内容为“全权委托我儿子季承处理有关我的一切事务。暨。季羡林。戊子冬。2008年12月6日于301医院”。
此前,钱文忠在博客中称,“季羡林先生的文化遗产终究属于全社会和全民族”。
季承表示,这是自己家庭会议的意向。“父亲的遗产由家人处理比较合适,因为这是属于季家的。我们会合理合法地处理。北大已经表示,尊重父亲本人的意愿,父亲怎么说,北大就怎么做。”季承说,“父亲生前对于自己的财产有明确的处理意向,但是并没有那么具体。我们会捐出一部分给国家和社会,至于是哪一部分,有多少东西,那还没有最后决定。”
记者多次拨打北大党委宣传部部长赵为民的手机,但一直无人接听。
学生:此事并未结束
对于季羡林身后遗产问题,季羡林学生葛维钧说,自己此前听到过一些说法,北大不会和季承就季羡林先生的遗产问题产生纠纷,“虽然这是季家的家事,但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季先生的遗产产生争执。随着季先生的逝世,到了北大和季承就实质问题进行接触的时候了。”他还表示,“我看这件事情并未结束,过一阵还将传出新的消息。”
■ 纠纷回应
钱文忠:我没有偷乌龟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季羡林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后,有一白衣女士称“钱文忠要偷季老的乌龟”,钱文忠昨天在博客发文,表明此事自己毫不知情。
《南方都市报》报道称,季羡林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后,大约在11点20左右,一位自称季老学生、北大教授的白衣女子大喊,钱文忠要偷季老的乌龟,当在场记者告诉她,该男子不是钱文忠时,她又改口说,该男子是钱文忠派来的。
钱文忠在昨天的博文《季羡林先生事件背后的罪人快要露出来了》中称,“我在追悼会现场季羡林先生亲属的休息室里,还真看见了一只瓷缸里的两只乌龟,当时也不知道谁带来的,放在那里干吗。我基本没有离开过追悼会现场,没有看见这只瓷缸放在恩师灵堂里过。”他表示,自己是媒体晚上打电话来,才知道此事。
季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乌龟是看门的小方私自拿去的,并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乌龟我已经收回,现在就在我们家里。这个事情与钱文忠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有些人无中生有和造谣。家里没有丢失什么东西,也没有乱七八糟。即便是乱七八糟,也是我们家里自己的事情。”
作者:
io0
时间:
2009-7-21 15:32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对此,季羡林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顶“桂冠”:“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作者:
io0
时间:
2009-7-21 15:34
季羡林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