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马英九宣布世运会开幕 两岸协调 台湾“拥抱世界”
[打印本页]
作者:
io0
时间:
2009-7-17 13:51
标题:
马英九宣布世运会开幕 两岸协调 台湾“拥抱世界”
绚烂烟火下,第八届世界运动会昨晚在台湾第二大城市高雄隆重揭幕。台湾**马英九的揭幕发声,首创台湾最为光亮的能见度,也是突破奥运模式的一大进展,象征着成功与中国大陆协调出台湾国际空间的历史新页。
台湾跃上国际舞台,紧抓彰显主权的主场优势。中国大陆则刻意回避政治敏感场域,选手代表团以“缺席开幕、现身赛场”因应。昨晚轮到中国代表队进场时,现场仅有标示“China”的牌子与五星红旗引导,参赛选手则集体消失,但舆论仍认为大陆当局整体表现已全然异于过去僵化矮化的方式,展现折衷后的具体善意。
世运会的开幕式以“Welcome to Taiwan”的欢迎声揭幕,全场贯穿台湾意象,通过原住民舞蹈、布袋戏偶、庙会迎神、庶民文化、民间活力,展现台湾的海洋与原乡特色。
当享誉国际的台湾超级马拉松选手林义杰带领百人脚车车队跑向脚下巨幅屏幕映照出的蓝色地球,踏上台湾的巨型地图,抵达世运主场馆时,全场欢声雷动。台湾知名歌手黄小琥献唱《大船入港》等歌曲,也诠释了台湾从高雄走向国际的意念。
陈菊以主办城市市长身份致欢迎辞时,首先向马英九、世运主席朗佛契、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猪古千春及全场贵宾、选手致意,她感谢世运会给予高雄机会:“台湾非常珍惜每一次拥抱世界的机会,展现出台湾有能力为国际社会承担责任。”
最受瞩目的一刻,则是马英九在朗佛契邀请+++国总统上台声中,走向发言台,宣布高雄世运正式开始。
七分钟的波浪型盛大烟火秀,现场4万人体验震撼演出,为开幕式划下惊奇句点。
高雄世运在两岸关系和缓下顺利开展,主办优势以及大陆的务实因应,让台湾突破以往奥运模式惯例,最后一刻确定争取到元首登台的极佳安排,不仅是世运以来的头一遭,也堪称台湾历来在国际场域标示主权的柔性典范。
虽然中华奥委会及高雄世运组织委员会基金会双双否认外界解读,陈菊也表示“尊重(大陆)”,蓝营立委向媒体证实,此为两岸交涉后的最佳结果,有助两岸和谐发展。
世运在绿色执政的高雄市起跑,重要的考验不仅是能否和平落幕,期间两岸选手互动尤其引发关注。除此,****人士及国际恐怖组织怀疑趁机渗入台湾滋扰比赛的消息,也使主办单位绷紧神经。
根据主办单位的参赛名单,中国代表队共有72名选手角逐8项赛事及邀请赛,选手只要在比赛前完成认证报到,仍可参加比赛。
处理“国旗”两方面
世运成功与主权的彰显,对绿色城市首长陈菊而言,两者同样重要,她除了数度表态极力争取马英九发声权利,在处理+++国国旗问题上,一方面必须依循奥会模式,“主办国”的旗帜无法亮相,另一方面,则提早表达允许民众携“国旗”进场的立场。
这个立场让高雄市政府在面对场外台湾本土社团时更显得从容、自信,只要依循和平,任何统独声音都可呈现,以此凸显台湾民主、多元的内涵。
高雄世运斥资15亿新台币(约6630万新元),经两年多筹办完成,迎接105国、近5000名顶尖选手前来共襄盛举,规模及人数创下1981年加州世运以来之最的纪录。
历经筹办国际级盛事的洗礼,主办当局希望提升高雄市作为台湾第二大城市的知名度,并以城市发展及特有的人文风格褪去旧时工业城市的面容,增添绿色都市多元化的线条。
造价50亿新台币的主场馆“龙腾”,出自知名日籍建筑设计师伊东丰雄手笔,开口型馆体展现龙腾飞跃气势,七成的馆场用电由太阳能源装置供应,绿能建筑特色发挥极致。
当局也比照奥运维安规格,主场馆周边架设28架金属探测器,结合国安、国防、警政层级成立跨组织的“中央安全指挥中心”,部署5万人次的维安人力,保障元首、参赛及全体人员的安危。
世运会赛程共计11天,共有31项比赛及邀请项目,484面金牌等待颁发,本月26日晚间将举行闭幕式。
作者:
io0
时间:
2009-7-17 13:52
陈菊邀请郭金龙参加高雄世界运动会开幕式
作者:
io0
时间:
2009-7-17 13:55
高雄世界运动会吉祥物:“高妹与雄哥”
高妹(Gao Mei)和雄哥(Syong Ge),二者统称“水精灵”。高妹为红色,雄哥为蓝色。此次吉祥物的设计概念是以高雄市“光和水”两大主题作为灵感,水精灵在造型上即以水滴形状出现,并且整个身体为一个发光体,也呈现出太阳能发电的环保概念。
“高妹与雄哥”头部造型像个小水滴,头上的小球吸收太阳能后,身体就会发光,此构想概念是源自高雄世运会主场馆特有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建筑设计,全球第一座使用太阳能的绿建筑运动场馆,传达着对绿色能源,环境保护等国际议题的关心。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