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奥巴马系统阐述"中东新思维" [打印本页]

作者: 入主中原    时间: 2009-6-5 16:02
标题: 奥巴马系统阐述"中东新思维"
  昨天,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在埃及首都开罗大学发表演讲,首次系统阐述其“中东新思维”。那么,这场声情并茂的演讲透露了怎样的信息?奥巴马的中东政策与小布什时期有何不同?又能否成为结束两大文明冲突的灵丹妙药?





  6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埃及开罗大学发表对伊斯兰世界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张宁 摄

  演讲为什么选择此时此地

  小布什当政时,其奉行的单边黩武政策强行推进“民主改造计划”,让华盛顿与穆斯林国家结怨颇深,也让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此背景下,改善与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已成为奥巴马新政府的战略需要。因此,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演讲。


  在地点的选择上,定在埃及颇有讲究。前不久,在土耳其访问的奥氏也曾公开谈及美对伊斯兰世界政策,称华盛顿不会与之开战。但是,土耳其算不上是中东伊斯兰核心国家,埃及则不同,它不但在伊斯兰世界享有独特地位,而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无疑,历史悠久的开罗大学讲坛是能最大限度“放大”奥巴马声音的绝佳平台。

  时间的选择上也颇有看头。按常规,今年初上任的奥巴马,应在9月份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对外政策,现在却将其中对伊斯兰世界政策的阐述提前到了6月份。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朱威烈教授说:“这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味。”

  此外,为尽可能扩大这场演讲在全球15亿穆斯林中的舆论影响,白宫可谓做足功课,并充分利用网络、短信等新手段。

  演讲体现出哪些改变

  与小布什的颐指气使、口没遮拦相比,奥巴马的演讲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与大谈民主改造的小布什中东政策相比,奥巴马的演讲体现了不少改变。在大约1小时演讲中,奥巴马讲述个人及家庭的“伊斯兰”烙印,回顾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历史渊源,表示要寻求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的新开端。朱威烈认为,小布什将中东视为“反恐、反扩散、民主改造”的重点,其政策基点是控制和改造、遏制与对抗,但奥巴马显然更提倡接触对话、缓和关系。

  除了大放善意,奥巴马在演讲中还对一些重大问题有所阐述,比如阿富汗问题、伊拉克撤军、伊核、巴以问题等,不过却罕见具体新政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安惠侯表示,“之所以虚化这些具体的政策,一方面确实是没有更新的东西示人,另一方面,奥巴马的这场演讲可能更重视的是想以个人魅力、低调的姿态来打动伊斯兰世界,缓解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

  言论上的善变还需见诸行动

  虽然奥氏意在向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传递积极信号,会场气氛也相当热烈,但恐怕,由于双方长期的互不信任,变化不会一夜间到来,动情演讲成效如何还需“观其行”。奥巴马上任四个月来,言论上是显示了善意,却未见于实在的行动。就巴以之间实施“两国方案”来说,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至今仍不愿参加谈判,而奥巴马也没有拿出有效的方法来改变以色列的强硬态度。此外,对伊朗来说,虽然奥氏承诺以“对话”来改善美伊关系,但真正切中核心问题的对话并未展开。

  朱威烈表示,“这次演讲是一个开始,奥巴马阐述了美国与伊斯兰国家改善关系的目标、原则、意愿,但以后还需要跟进具体政策。”安惠侯同样认为,“‘情感效应’能否持久和扩大,根本取决于美国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所采取的实际行动。”

  事实上,尽管奥巴马在演讲中对伊朗表示善意,但伊朗方面认定,行动比言语更重要。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说,美国在中东地区“深受憎恶”,对其的憎恶感不会因“口号”而改变,需要行动。(杨立群)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佟胜良)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