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拉美经济:复苏将滞后于主要经济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9 10:5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里奥这样告诉记者。如今半年多时间过去了,从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屡次下调该地区的经济预测来看,拉美显然未能独善其身。已经历过多次危机洗礼的拉美地区如今又在承受着怎样的伤痛?它的未来取决于谁?
  为此,记者特别专访了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吴国平和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美洲区主管道格拉斯·史密斯。尽管两位专家对于拉美多年改革及经济刺激政策在缓解危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表示认可,但对于当前拉美形势并不十分乐观,认为对于这一地区来说未来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外部,拉美各国靠自身努力扭转乾坤的空间相对有限。
  冲击效应滞后
  从去年底的情况看,马里奥的判断有其现实依据。经过上世纪80、90年代3次危机的洗礼,拉美各国开始了多年的结构性改革,金融监管程度大大提高,让美欧栽了大跟头的房地产泡沫、次级债以及金融机构有毒资产等问题并未在拉美出现。基于同样的依据,危机爆发初期,有关亚洲经济与美国脱钩的论调也是颇有市场。但是,“人们忽视了危机可能给拉美国家带来的滞后影响”。吴国平表示:“这是由金融危机对这一地区的影响渠道和传导机制决定的。”
  对于拉美来说,最主要的影响渠道当然就是进出口贸易。道格拉斯指出,人们之所以在危机初期对于拉美经济普遍乐观,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多年改革的确让拉美经济更为强劲。但是需要注意到,也正是改革让这一地区在过去10年中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日俱增,特别是在资本和贸易流动方面,因此“拉美不可能与全球冲击完全绝缘”。这样一种由出口受挫带来的冲击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反映到拉美各国的经济指标上,第四季度数据出炉后形势更趋明朗。
  这个有着34个国家及10多个欧美殖民地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存在许多共性,如各国都是主要的商品出口国,都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等,但各国受到危机冲击的渠道仍有所分化。据吴国平介绍,经济界通常把拉美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及墨西哥,这些国家因为地理位置关系受美国经济不景气影响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对美出口及侨汇减少;另一部分是南美洲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等国,这些国家的财政收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资源出口,因此对国际原材料价格下跌更为敏感。此外,南美洲各国出口目的地不仅仅是美国,还有欧洲及其他地区。因此,在去年底今年初欧洲随美国经济出现恶化甚至更趋严重的时候,危机给这几个国家带来的冲击大大加剧,具体表现为股Shi大跌,流动性出现短缺等。此外,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和阿根廷同时遭受本币贬值、资金逃逸和股Shi振荡的多重冲击。专家表示,危机经由进出口渠道给经济带来影响通常要有半年左右的滞后性,这决定了其复苏也有可能迟于主要经济体半年左右。

  “流感”雪上加霜
  就在金融危机的威力开始在拉美地区日益显现的时候,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流感”)的意外造访带来了更大担忧。尽管目前来看,拉美当地已经渐渐恢复了正常的经济活动,恐慌情绪也有所遏制,但近一个月来疫情发展已经给这个地区的经济蒙上了阴影。
  以此次疫情的“风暴眼”墨西哥为例,道格拉斯认为流感的蔓延将直接影响墨西哥经济的需求面,至少会放大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具体会放大到何种地步还不得而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应对。”他说。疫情的爆发动摇了拉美地区内部和国际信心,进而伤及各国的国内支出,导致该地区旅游和贸易收入锐减。数据显示,2008年墨西哥旅游业美元结款为133亿美元,是继石油出口和侨汇以外该国第三大外汇来源。外汇收入渠道受阻对于面临汇率风险和外资撤离风险的拉美各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基于这种情况,渣打美洲研究团队在4月底作出的美元对墨西哥比索汇率的预期是第二季度末为1∶14,第三季度末为1∶13.2,年底为1∶12.5;对该国增长预测是今年下降1.6%。“现在看上去这一预测可能会比较乐观,我们会随着陆续出炉的经济数据作出调整。”道格拉斯表示。
  吴国平更担心的是,疫情的爆发会大大限制拉美各国试图降低对欧美依赖性的努力。他认为,本来拉美希望在美欧衰退的时候,能够加强与亚太和东亚地区的合作来求得生存之路,但疫情的爆发改变了其初衷的轨迹,因为从人员合作到货物贸易,拉美与亚太的联系都大大减弱了。
  复苏依赖外部
  尽管两位专家都没有对拉美复苏的时点作出判断,但他们都认同的一点就是这一地区未来的关键决定因素还是外部。首先,美国和欧洲经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这两个地区显现经济企稳迹象,则拉美复苏可期且发生作用的机制更加直接;其次,也取决于欧美以外的其他地区,如果这些地区受欧美影响较小且率先走出低谷,则意味着给拉美打开了另外一扇门。就全球经济整体而言,道格拉斯认为,眼下拉美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新一轮的风险厌恶情绪,因为这会导致资本离开本地市场。“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那么拉美各国除了增加本地美元流动性外,别无他法。”他说。
  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对此亦有同感。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直言,拉美各国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达经济体的情况,也就是只有在发达国家需求扩大了,他们的出口才能恢复,对此他们没有办法改变什么。布兰查德表示,除出口外,这些国家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资本外流,而这也只有在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得到修复以后才能有所改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这些国家的命运并不在其自己的手上”。
  就其内部影响因素而言,吴国平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值得关注:首先是能否由政府拉动转向居民内需。“现在看这一点很难达到。”他说。原因很简单,私人投资的意愿与利率高低成反比,而拉美地区目前的利率相对较高,也不可能像其他地区那样降息至近零区域。本月15日,墨西哥央行宣布今年以来的第五次降息,目前该国基准利率仍高达5.25%。分析人士预期拉美各国继续大幅降息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因为危机爆发前拉美刚刚经历了一轮通胀向上态势,经过危机打压通胀数据在今年初略有下降,但目前仍处于8%到10%的高位。从历史教训上看,眼下相对低通胀是该地区多年改革与调整的结果,来之不易,这就决定了拉美各国对于通胀风险的警惕性非常高,从而限制了各国政府在刺激经济上可能采取的行动;其次是各国政府用于刺激经济的资金相对有限。拉美各国均制定了财政责任法,对于政府的财政赤字水平有严格规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9 20:01 , Processed in 0.2812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