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车票(中国)
[打印本页]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9-5-28 06:52
标题:
车票(中国)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9-5-28 06:55
本帖最后由 渤海边的树 于 2009-7-5 17:18 编辑
片名:车票
英文名:Ticket
导演:张之亮
监制:徐小明 黄建新 张之亮
领衔主演:左小青 吴奇隆 叶童 范伟 午马
特别出演:钱小豪 刘思彤 金雅琴
类型:剧情
出品:骄阳电影有限公司
发行: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2009年5月8日
一张车票,连系了三位父母对子女生命的抉择,为爱而牺牲的伟大。
改编自台湾著名作家李家同同名短篇故事的《车票》,是导演张之亮再一次呼唤观众对生命的价值,父母对子女的爱。
曾雨桐 (左小青饰) 自少便被母亲遗弃于修道院,被修女曾嬷嬷 (叶童饰) 养育成人。多年后,对母亲极之憎恨的雨桐,意外地收到嬷嬷交给的一张过期车票,在好友志轩 (吴奇隆饰) 的鼓励下,毅然踏上寻根之路,解开当日母亲抛弃自己的真相。怎料,她找到的答案竟令自己留下一生一世永不磨灭的烙印……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9-5-28 06:58
剧情薄弱,框架老套
影片改编自台湾作家李家同的同名小说,原文仅有3000余字,借由一个女性自身的回忆来交代故事,并渲染母爱的伟大。短篇小说贵在精悍,那些写意性落化到剧本里其实很困难,在某种程度上《车票》的故事更适合拍成短片,而不是剧情长片。小说原文虽然笔法细腻、略带煽情,故事之中却含有不少的漏洞,影片没有试图去弥补这些漏洞,而是基本上遵从了原作,仅仅增加了个别的人物和个别的小事件,没有提升到一个长于文本的高度。对大多数观众来说,这样一个遗子寻根的故事又同样太老套,电影之中人物少、关系模糊,也从根本上降低了整体的观赏性。
前半个小时的故事发生在一家北京的医院,一对夫妇欲要生下一个病魔缠身的孩子,引发出主人公的伦理思考。这段剧情基本上都是单调的室内戏,镜头调度也基本上是内地通俗电视剧的一贯水准,故事则近乎于写实,给人一种生涩乏味的感觉。后半段的故事转移到雪城、玉台等地的茶马古道,场景开始了丰富多彩的变化,故事上仍然还是不变的苍白。吴奇隆扮演的志轩和左小青扮演的雨桐历尽艰难寻找后者的亲生父母,本是一个极佳的感情戏,只是那个从“车票”延伸出来的故事并不具有说服力,影片描绘的雨桐母亲不远千里丢弃自己的女儿,却没有丢弃自己的儿子,让人不免对这位母亲的“动机”起疑。事实上这位母亲遗弃孩子是为了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影片没有把这一点表现的很明白,而基本上是含糊的带过,让影片本身的煽情力量减缓了不少。
与《千里走单骑》、《这儿是香格里拉》一样,影片是从一个文明的都市走向那个淳朴的自然,力图表现出一个现实与精神世界的割裂。《车票》在这个层次上的割裂并不突出,在剧情上的割裂却产生了无法交接的断层感,至于剧情的薄弱程度,影片大致应该介于《千里走单骑》和《香格里拉》之间,没有后者一般空洞,却比前者苍白了不少。煽情电影的一大标准就是贴近大众、富于真实感,《车票》只在前半段做到了这一点,却是一个压抑的表现形式,后半段则是充满了虚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故事的可信度。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9-5-28 06:59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9-5-28 06:59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9-5-28 07:00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9-5-28 07:01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9-5-28 07:02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9-5-28 07:02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9-5-28 07:02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9-5-28 07:03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9-5-28 07:03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9-5-28 07:03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9-5-28 07:03
作者:
wangguang33
时间:
2009-5-28 11:00
吴奇隆的电影。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9-5-28 12:47
第一 这么贫穷的山区 出去两个大学生概率很小
第二 大学毕业他们可以做到金领的待遇概率很小
第三 他们的状态根本不像是山区出来的 倒像大城市北京的本地人
作者:
渤海边的树
时间:
2009-5-28 12:48
电影很感人
素材很好
风景很漂亮
但不真实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