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打印本页]
作者:
tauringhuang.
时间:
2007-3-31 18:34
标题: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在高等院校,党政机关,研究院所,涉外企业等从事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能较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2.掌握坚实的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至两门外国语,熟悉计算机操作,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涉外工作的能力。
3.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格。
二、研究方向
1.国际政治理论研究
2.当代全球问题研究
3.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
4.区域政治
5.国别政治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学习年限为2-3年,在职硕士生可延长1年,额定总分为34-38学分。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课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任课教师
0001 马列经典著作选读(国际政治理论) 54 3 1 徐勇
刘从德
00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54 3 1 俞思念等
0003 第一外国语(含专业外语) 240 6 1
1301 国际政治理论研究 54 3 2 夏安凌
曹天禄
1302 当代全球问题研究 54 3 2 俞怀宁
1303 中国对外战略与大国关系研究 54 3 2 夏安凌
作者:
tauringhuang.
时间:
2007-3-31 18:34
1304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 54 3 2 郭红霞
1305 政治学研究方法 54 3 1 曹天禄
1306 国际政治(关系)学名著导读 54 3 2 程又中
(二)指定选修课程
研究
方向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国际
政治
理论
研究(I) 1307 地缘政治理论研究 36 2 3 刘从德
1308 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36 2 4 郭红霞
1309 西方国际关系与对策政策理论 36 2 3 刘从德
1310 比较政治理论研究 36 2 3 唐克军
当代全球问题
研究 1311 西方新干涉理论研究 36 2 3 夏安凌
1312 国际安全专题研究 36 2 3 专业指导组
1313 跨国文化研究 36 2 4 俞怀宁
国际经济与政
治研究 1314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36 2 4 俞怀宁
1315 现代国际关系史 36 2 4 夏安凌
1316 世界经济专题研究 36 2 4 专业指导组
国际
政治
理论
研究(II) 1317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专题 36 2 3 韦红
1318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题 36 2 3 曹天禄
1319 国际法与国际组织研究 36 2 3 胡宗山
1320 国际关系理论专题 导师组
区域政治 1317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专题 36 2 3 韦红
1319 国际法与国际组织研究 36 2 3 胡宗山
1318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题 36 2 3 曹天禄
1321 区域政治专题研究 36 2 3 曹天禄
国别政治 1317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专题 36 2 3 韦红
1319 国际法与国际组织研究 36 2 3 胡宗山
1318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题 36 2 3 曹天禄
1322 国别政治专题研究 36 2 3 程又中
(三)任意选修课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任课教师
1323 国际经济法研究 36 2 4 陈业宏
1324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36 2 4 俞思念
1325 世界民族问题研究 36 2 4 唐鸣
1326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题 36 2 4 程又中
1327 欧盟问题研究 36 2 4 王振亚
1328 中国国际战略与对外关系 36 2 4 崔启明
五、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安排在第四学期,给本科生讲授《国际政策概论》课等,一般应完成8学时的讲授工作,成绩合格者,记2个学分。
六、调查研究
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形式包含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参加学术会议等。调查工作前,导师应指导研究生拟定调研计划,调查工作结束,研究生应写出调研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
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5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其中应至少有2篇论文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2.本专业硕士生应在第4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3.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
论文选题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体现本专业所属方向的特点和重大前沿问题;
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结构合理,逻辑联系紧密,中外文资料丰富,引文注释规范;
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力求有所创新,体现作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
八、培养方式和方法
本专业硕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与专业教师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要注重教书育人,充分调动硕士生学习、科研的积极性,教学相长。加强研究生的理论基础,着力培养其教学、科研和独立的工作能力。鼓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创新。
九、其他
1、凡以同等学历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需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3门。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成绩合格,不计学分。
2、本专业硕士生必须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作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
3、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参加2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
4、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必须进行考核。考试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华中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
5、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定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备案。完成本培养方案和本人培养计划,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作者:
yangharrylg
时间:
2007-3-31 19: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auringhuang.
时间:
2007-3-31 19:47
粘贴时发生错误,请原谅
作者:
yangharrylg
时间:
2007-3-31 20: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