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万学海文邓论冲刺100题(五) [打印本页]

作者: CampusHR    时间: 2009-4-22 14:44
标题: 万学海文邓论冲刺100题(五)
文章来源于kaoyan.com

一、单项选择题Ⅰ :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各方面先进和落后的并存,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特点,它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具有 的总的基本特征是:

A . 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 . 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的历史阶段
C . 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变为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D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 选项。
2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本质区别,从所有制结构看,在于:
A . 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B .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
C .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D .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
3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
A .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D .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
4 .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A . 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 . 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C .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 .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5 .邓小平明确指出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是从:
A . 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 . 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 . 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D . 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 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Ⅱ :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 .
我国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
产品名称 1949 年 1978 年 1990 年 1995 年 1998 年
谷物 / 2 1 1 /
棉花 4 3 1 1 /
钢 26 5 4 2 1
电视机 / 8 1 1 1

以上这组数据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 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历史阶段       B . 是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的历史阶段
C . 是由自然经济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D . 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D。
2 . 邓小平认为,从 1956 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算起,到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其依据是:
A . 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B . 是由我国社会的阶级斗争这个主要矛盾决定的
C . 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与国际环境所决定的
D . 是由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国情决定的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CD 。
3 . 党的十六大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认清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问题的根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A .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B . 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C . 是DIZHI“左”和右的错误观念的思想武器    D . 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
   4 .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A .条件不同     B .形式和手段不同      C .目的不同      D .内容和对象不同
本 题的正确答案是 ABD 。
5 . 江**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段话表明:
A . 社会主 义社会是一个经济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B . 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C .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 文章来源于kaoyan.com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