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2009年考研政治马哲复习重点(四) [打印本页]

作者: chrisxsy    时间: 2009-4-21 15:53
标题: 2009年考研政治马哲复习重点(四)
  2.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2)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意识形态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表现在:
  ①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②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③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⑤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3)文化和文明的关系
  区别:
  ①文化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

  ②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成果,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活动手段。
  ③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一切成果。
  联系:
  ①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
  ②文明是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总和。
  ③文化进步与文明水平是统一的、一致的。
  (4)“三个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及其关系
  人类文明主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
  ①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
  ②政治文明是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
  ③精神文明是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人的问题
  (1)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
  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性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
  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
  提醒:相关辨析题除了提到“人的本质”就回答这六句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们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实践经验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同时人民群众也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人们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答题点:回答党群关系的题目时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
  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①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②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应是两方面内容的结合。唯物史观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首先强调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人的价值最基本的关系是工具和目的的关系。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