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考研网校名师肖秀荣08年时政预测之重要会议(一) [打印本页]

作者: CampusHR    时间: 2009-4-21 15:44
标题: 考研网校名师肖秀荣08年时政预测之重要会议(一)
  一、中央经济工作分议
  2006年l2月5-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Jintao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深刻阐述了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原则和主要任务。温Jiabao在讲话中就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有关重大问题作了具体部署。
  (1)会议总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六点新体会。会议总结近几年的经验,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又有了一些新体会。主要是: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些体会和认识,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断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2)会议提出2007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良好环境。这个总体要求,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3)会议提出了2007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主要任务:
  第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第二,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四,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五,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六,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
  第七,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八,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最重要的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实现明年经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必须稳定、完善、落实政策,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必须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必须以更大气力推进改革开放。在经济工作具体部署上,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注重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集约用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社会和谐,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
  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06年12月22-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着重研究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了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
  会议讨论了《**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1)会议分析了当前“三农”形势。会议指出,2006年是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中央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出台了有力措施,加强了工作指导。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结合实际做了大量工作。在自然灾害频发、上年基数较高、政策效应趋稳、贸易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农业发展比预想的要好,粮食产量比预料的要多,农民收入比预期的要高,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农业农村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会议强调,当前农业农村出现了多年期盼、十分难得的好局面,但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越是在形势好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

  (2)2007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3)发展现代农业总的思路和目标。会议指出,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促进农村社会和谐,首先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总的思路和目标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4)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人力度;务必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前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建设。
  (5)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都可以有所作为,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又要防止一刀切、搞单一模式;既要科学规划、立足长远,又要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6)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全面做好其他各项工作。要稳定、完善、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支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农投人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强化和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四补贴”政策应不折不扣落实,采取有力措施继续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2007年在全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提高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贴标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加快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要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