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2009年考研政治邓论知识点详解第七章 [打印本页]

作者: haohao2046_2    时间: 2009-4-20 14:49
标题: 2009年考研政治邓论知识点详解第七章
  邓论知识点详解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它是商品充分发展的必然产物。
  市场机制则是指构成市场的各个基本要素(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相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和调节功能。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由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组织形式。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1995年9月**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的关键的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
  市场经济体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它们的共同特征主要是:
  (1)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
  (2)企业是市场主体,是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要安排其生产经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专职的商品生产者和经济者;
  (3)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而是通过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调节和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
  (4)生产经营活动都按照一套法规体系来进行,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有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从而除了上述共同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物质特征。从经济方面看,主要有: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2)在分配制度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即合理拉开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人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实现市场调节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结合。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必须认真抓好以下五个重要环节: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我国国情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上述五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