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生对于作文评判的误区。学生们普遍认为阅卷者在工作时工作量大,因此为降低出错率,总是习惯打出中间分数。这个观念是错的。在现代化的考试中,评卷已经做得相当科学,使得每位老师不能掉以轻心, 必须认真对待。因此结果必然是高分、低分、中间分呈正态分布。所以,质量差的文章一般分数一定很低,鹤立鸡群的文章也必定能去到难以想像的高分。从这点上,语言基础好的考生一定要花大力气在作文上,这才是成绩拉开的保证;同时写作基础欠佳的考生则要高度重视写作,否则英语单科很难过线(除非单项某一或几项很优异)。
三、作文审美的误区。同学在短时间内很难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坚持一段时间后往往因效果不大而灰心丧气。在考生的考场作文里,考生并不一定各方面都要完美,才能达到高分要求。 1)三段写作中第一段应着重两件事情:1. 主题的点出。2. 语言不能或者尽量少犯错。(这点很重要)对于很多阅卷者,文章第一段不能犯“不可饶恕”的错误,如主谓一致,名词单复数,拼写,标点等。举例:“there a million of people who entered the university last year.”中少了一个 were, 这点对于很多老师是不可原谅的。所以,我鼓励大家一定强制自己动动笔, 按照老师培训的模式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不必写很多文章,只要重点掌握每段的写作手法,就会在短期内取得突破。
2)第二段的是全文的body,肩负着两个功能,论证和论证的方式。换言之,就是举例和语言。 一方面,举例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我不建议大家举例复杂化。举例要简单化和具体化, 切忌过于抽象。记住:摒弃原来复杂但不会用英语表达的思维和例子,转化成自己可以驾驭的语言,会使举例更加清晰明了。还有就是例证切忌过多或过少,一般在2-3个为宜。另一方面,这一段的结构很重要。希望考生们不要一看到结构就是first, second, third或者firstly, secondly, finally,好像中国人的思路就真那么简单,人人都喊123。(实际上在论证结构中大部分考生还是会选择123, 这样他们都获得了一个比没有123更低的分数。)我强烈建议多去使用复杂的结构套路,如first and foremost, additionally, consequently这样的串词。
3)第三段尤其要注意结尾语言的套路,目前在第三段考的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这点语言都有相当大的套路性,你自己研读一篇范文,总结2-3个套路是事半功倍的。如from what has been analysed above, 就是一个很好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亮点句型。除了语言的套路, 考生们还要注意在这个位置设置亮点的重要性。亮点就是你有而别人没有的美的东西。例如07年7月改CET4的时候,题目是我对娱乐活动的看法,第一天阅卷下来,只有一份试卷令人记忆犹新,这位考生在接近最后的位置引用了这样一个谚语“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一下子提升了该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四、句式变化的重要性。在文章中应有使用各种从句的概念, 建议大家平时就历年作文真题进行有针对的造句。同时要注意句式灵活变化,使用被动句,问句,倒装句,必要时使用修辞格来表达自我。这样就会给阅卷者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五、书写的规范。1. 使用黑色签字笔,不要用圆珠笔和极细笔。2. 尽量一笔一划,少连写。避免字过大或过小。大了显示考生的不自信;小了在篇幅上会显得吃亏。3. 很多人都很自然的可以做到左对齐,但是右对齐亦同等重要,否则一边看上去就呲牙咧嘴,显得没有篇章的“大局观”。4)特别注意单词间的距离,要均匀,才显得整齐漂亮。
Mark Twain曾经说过,“What gets us into trouble is not what we don’t know; it’s what we know for sure that ain’t so.” 所以学好英语重点在于总结别人成功的方法,而不是自己失败的教训。 当你走入这个写作的大门,就会发现它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最后祝各位考生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加努力,实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