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中国50省级政区规划出台[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4-4-26 20:20
标题:
中国50省级政区规划出台[转贴]
中国50省级政区规划出台
<br>
<br>
<br>
<br>
<br>中国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4月初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的行政区划改革将在今年年内正式启动,改革方案将于今后两年内完成。改革后,中国设大约50个省级政区,为此至少有4个城市将升格为直辖市。\r<br>
<br> 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建制一般有4个层级,即省-市地州-县-乡镇,少数地区在县与乡镇之间还派生出第5级管理层-区公所。如此繁多复杂的行政管理层次,居世界之最。这种区划费人费时,缺乏透明,不利沟通,影响效率,因此,对此加以简化,已是势在必行。事实上,福建、江苏、浙江和湖北等省已经开始了试点式改革,让县直接接受省的领导,从而逐渐取消地级管理层,据说,效果良好。\r<br>
<br>
<br>
<br> 在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多分为两到3层。中央政府一般希望控制的层次越少越好,中央的政令由此可以直达基层。秦代时就只设了郡、县两级。但到了清代,版图扩大,两级管理不能奏效,管理级层升到3级,即省、府(州)、县。\r<br>
<br>
<br>
<br> 1949年以后,中国实行的是省-地区-县-乡镇“虚四级制”,其中地区是虚的,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而不是一级政府。因此,有省长、县长,却没有“地区长”。省和县都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地区却不行。\r<br>
<br>
<br>
<br> 今年年内将启动的行政区划改革按照戴均良司长的总结将是沿着“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创新市制、乡镇自治”的原则来进行。\r<br>
<br>
<br>
<br> 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将是“撤并乡镇”。这项改革的试点也已于1999年开始,目前,按照中国民政部的统计,全国25个省已经完成试点,即撤并乡镇一共7196个。接下来,中国还将对规模过小的市、市辖区和县进行调整。除少数边疆地区的市、市辖区和县不做变动外,其它地区都应推进这项改革。\r<br>
<br>
<br>
<br> 改革行政区划的另一重点是“创新市制”,包括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增设直辖市逐步划小省份;通过市县脱钩、改革市管县体制,减少行政管理层次。\r<br>
<br>
<br>
<br> 戴均良认为,从中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考虑,设置50个左右的省级行政区比较合理。从目前中国的国情看,重新进行大规模的分省不现实。它将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也会带来过大的行政管理成本。\r<br>
<br> 如果中国省级政区目标定位在50个左右,那么就是说在现有基础上再增设16个。一般认为,最少的方案也要增加4个直辖市,即在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br>
<br> 按照中国“财经网”透露的消息,新增直辖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是大的区域里的首位中心城市,同现有直辖市保持一定距离。第二,人口不能少于200万。第三,经济总量应高于全国大城市平均值,财政至少能够自给自足。\r<br>
<br> 1、北京都:现辖区域不变。\r<br>
<br> 2、渤海省:由现天津市、现河北省秦皇岛市、唐山市、承德市、廊坊市组成,省会天津。\r<br>
<br> 3、辽东省:由现辽宁省大连市、丹东市、营口市、宽甸、桓仁、岫岩组成,省会大连。\r<br>
<br> 4、辽宁省:由现辽宁除上述余下地区,合现内蒙赤峰市、哲里木盟组成,省会沈阳。\r<br>
<br> 5、吉林省:由现吉林合现内蒙兴安盟组成,省会长春。\r<br>
<br> 6、黑龙江省:由现黑龙江合现内蒙呼伦贝尔盟组成,省会哈尔滨。\r<br>
<br> 7、雁云省:由现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现河北省张家口市、涞源组成,省会大同。\r<br>
<br> 8、平原省:由现河北省邯郸市、刑台市、现河南省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新乡市、焦作市、济源市、现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组成,省会安阳。\r<br>
<br> 9。内蒙古自治区:由现内蒙古自治区除上述地区以外的地区组成,首府呼和浩特。\r<br>
<br> 10。山西省:由现山西除上述地区外的地区组成,省会太原。\r<br>
<br> 11。河北省:由现河北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石家庄。\r<br>
<br> 12、胶东省:由现山东省青岛市、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组成,省会青岛。\r<br>
<br> 13、淮海省:由现江苏省徐州市、连云港市、滨海、响水、灌南、宿迁市、现安徽省淮北市、蚌埠市、宿州市、亳州市、现河南省商丘市、现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济宁市、荷泽市组成,省会徐州。\r<br>
<br> 14、山东省:由现山东除上述地区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济南。\r<br>
<br> 15、上海都:包括现上海、现江苏昆山、太仓,现浙江嘉兴、宁波、舟山等地。\r<br>
<br> 16、浙江省:由杭州市、桐庐、建德、淳安、湖州市、绍兴市、现安徽黄山市、宣城市、现江西婺源组成,省会杭州。\r<br>
<br> 17、浙南省(东瓯省或雁荡省)——由现浙江温州市、台州市、丽水市、金华市、衢州市组成,省会温州。\r<br>
<br> 18、江苏省:由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泰州市、淮安市、盐城市组成。省会江阴(靖江)。\r<br>
<br> 19、扬子江省:由现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现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芜湖市、巢湖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合肥市、蚌埠市、淮南市组成,省会南京。\r<br>
<br> 20、淮河省:由现安徽省六安市、阜阳市、现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信阳地区组成,省会潢川。\r<br>
<br> 21、河南省:由现河南省除上述地区外余下地区组成,省会郑州。\r<br>
<br> 22、襄(阳)荆(州)省(或淅川省):由现湖北省襄樊市、十堰市、荆门市、荆州市、枝城组成,省会荆门。\r<br>
<br> 23、三峡省:由现重庆市、现湖北省宜昌市、恩施州组成,省会重庆。\r<br>
<br> 24、湖北省:由现湖北省除上述地区外余下地区组成,省会武汉。\r<br>
<br> 25、黔中省:由现湖南湘西州、怀化市、现贵州省铜仁地区、黔东南州组成,省会怀化。\r<br>
<br> 26、岭南省:由现湖南省衡阳市、郴州市、现广东省韶关市、连县、连山、阳山、现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组成,省会井冈山。\r<br>
<br> 27、岭西省:由现广西柳州市、桂林市、河池地区、现湖南省永州市组成,省会桂林。\r<br>
<br> 27、湖南省:由现湖南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长沙。\r<br>
<br> 28、江西省:由现江西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南昌。\r<br>
<br> 29、厦汕省:由现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龙岩市、现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梅州市组成,省会厦门。\r<br>
<br> 30、福建省:由现福建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福州。\r<br>
<br> 31、香港都:由香港、澳门、现广东省珠海市组成。\r<br>
<br> 32、广南省:由现广东省茂名市、湛江市、现广西防城市、钦州市、北海市、玉林市、贵港市、梧州市、贺州市组成,省会玉林。\r<br>
<br> 33、广东省:由现广东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广州。\r<br>
<br> 34、广西自治区:由现广西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合现贵州兴义州、云南文山州组成,首府南宁。\r<br>
<br> 35、海南省:现海南省不变,省会海口。\r<br>
<br> 36、秦巴省:由现四川省南充市、巴中市、达州市、广安市、广元市、现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组成,省会巴中。\r<br>
<br> 37、金沙江省:由现四川省攀枝花市、凉山州、九龙县、稻城县、乡城县、现云南省东川区、昭通地区、丽江地区、迪庆州、永仁、元谋、组成,省会攀枝花。\r<br>
<br> 38、南诏省(大理省):由现云南省大理州、保山市、临沧地区、德宏州、怒江州组成,省会保山。\r<br>
<br> 39、贵州省:由现贵州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贵阳。\r<br>
<br> 40、四川省:由现四川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成都。\r<br>
<br> 41、云南省:由现云南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昆明。\r<br>
<br> 42、陕西省:由现陕西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合现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组成,省会西安。\r<br>
<br> 43、甘肃省:由现甘肃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合内蒙额济纳旗组成,省会兰州。\r<br>
<br> 44、青海省:不变。\r<br>
<br> 45、宁夏自治区:不变。\r<br>
<br> 46、西藏自治区:不变。\r<br>
<br> 47、北疆自治区:由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哈密地区、吐鲁番市、昌吉州、伊犁州、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组成,首府乌鲁木齐。\r<br>
<br> 48、南疆自治区:由现新疆巴音州、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咯什地区、克孜州组成,首府咯什。\r<br>
<br> 49、台湾省:不变。
作者:
KRIS
时间:
2004-4-26 22:26
完全不可能~我可以肯定~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4-4-27 10:45
MMD 这个 怎么可能呢/???/
<br> 29、厦汕省:由现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龙岩市、现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梅州市组成,省会厦门。\r<br>
<br> 那我以后不是和阿Q是一个省的人了!!!不好!\r<br> 也不大可能!!!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4-4-27 19:49
楼上的两位……\r<br>上周的《国际先驱导报》都已经出了专访报道了……\r<br>怎么还不信呢……\r<br>我晕~~
<br>*_*
作者:
KRIS
时间:
2004-4-28 19:18
等真成立了再说吧~把新疆分成南北~看来中央还真想***了~哼~还自不自治?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4-4-28 22:40
我想,把新疆分为南北疆除了经济因素,恐怕更多的在于政治统一因素。设立两个省级行政区,实际上等于加强了新疆地区的行政控制力,对维护统一是有好处的。\r<br>
<br>而且放着西藏青海宁夏不动,甘肃只是稍稍扩大了点范围,却单单把这条弧线之外的新疆分为两部分,这本身就说明中央对反****的重视和远期规划。何况只新疆一省就占了国土面积6分之1,适当缩小也利于管理。\r<br>
<br>白鹤提到的厦汕省的划分,看看上周的《国际先驱导报》就明白了,主要是那几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近缘,合并为一个省,则在经济发展中会减少很多阻碍,节约大量行政和经济资源。\r<br>
<br>正式的划分计划预计明年正式出台向社会公布,我转的这个虽不是终稿,但差不多了。
作者:
KRIS
时间:
2004-4-29 11:07
你根本不懂~新疆的问题~分开有什么好处?面积大就要分开?就不利于管理?新疆有多少人?民族都在哪些地区聚居?民族间是什么认同?以天山划分的地理上的南北疆有什么差别?对政治有什么影响?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4-4-29 17:29
这个不是简单的几句经济可以解决的问题!!世代的情结摆在那呢?\r<br> 千百年来我们就是福建的版图,你想想看是个人能随便接受自己成为另外地域的人吗?
<br> 而且这次动作太大了,不管谁最初提出这个建议,必然会被千夫指,万夫骂!!\r<br> 就算出来又如何。其前路荆棘遍地,说实在的根本没什么实行的可能性!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4-4-30 21:44
可是事实就是目前的新疆的行政力量不足啊,再说我也只是猜测划分南北疆的原因而已。划分行政区不是***领土,我认为与“民族认同”或者“地区认同无关”,这一点无论是在新疆、福建、河北或者四川、云南都是一样,行政区划的划分并不会造成所谓“族群***”,这样给行政区划的重新设定扣帽子是否太过保守主义?另外福建省真的是“千百年来”都是固定不变的范围吗?
<br>是否真的按照上面的方案划分谁也不能肯定,不过划分50个行政区确实是民政部的官员亲口告诉媒体的,国家决策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我认为无论从哪方面讲,对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都是利大于弊。\r<br>中国有的省份比FaGuo还要大,FaGuo分了22个大区(相当于省级)进行管理,我们那么大的省份,那么大的人口密度,缩小行政区划,减少行政等级,有什么不好呢?新疆分为南北疆我看不出会有什么不便。至少政令会比现在畅通。\r<br>对于行政区划改革,我唯一担心的就是,多了16套省级行政机关,会不会滋生更多的腐败?
作者:
KRIS
时间:
2004-5-1 09:45
也许对于内地划不划分无所谓,但对于新疆,弊大于利~这是无疑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4-5-1 15:02
呵呵那好吧,反正日子还长,等真的划分南北疆后再看效果吧,在此之前咱们两个只好各自保留意见了。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4-5-1 19:25
利弊姑且不说,但是不论谁上台,这个决策执行必将阻力重重 !!
<br> 不相信看看吧!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4-5-1 22:22
哦~又来一个打赌的,呵呵好好,学术园地终于有些讨论的气氛了
<br>
<br>不过通常情况下,改革都会是阻力重重的,因为它触犯了既得利益集团。\r<br>另外,重新划分行政区,也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来江**时期形成的那些陋规,尤其是类似“上海帮”这样的小团体。呵呵,从这方面,白鹤所说的“阻力”应该也会来自中央,或者说,来自军方……两个党中央啊……无奈~
<br>
<br>哦,如果白鹤感兴趣的话,可以把这个当作辩论赛的论题来讨论下哦
作者:
Seth
时间:
2004-5-2 14:54
这个还挺新奇,等等再说
<br>反正我是省会
作者:
happylittlelion
时间:
2004-5-3 15:49
和我的关系不大,反正没有被划出去:-(
作者:
8341
时间:
2004-5-4 01:04
刚瞅到这个真新鲜..............
<br>不管怎么改,只要我们老百姓能吃上饭就成.
作者:
KRIS
时间:
2004-5-4 18:11
没有价值~没有工夫~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4-5-11 10:52
最新的新闻报道说!!这个消息都是记者误解的结果!!!!!\r<br> 可以见SOHU新闻!!!!
<br>所以我说不可能!!!
作者:
happylittlelion
时间:
2004-5-11 17:14
没必要争啊,相信国家的决策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4-5-11 18:47
最新消息:中国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出来澄清事实说
<br> 是香港的媒介误解了他的意思!他是说这样划分比较好!而没有说真的要这样的划分!!
<br> 所以不要轻易的相信传闻!:)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4-5-14 20:47
嗯嗯我也看到北青报的文章了,确实是在误传,现在看来在顶楼我转来的“方案”只是学者研究的草案流传出来而已。对不起大家……\r<br>不过北青报的文章同时指出,行政区划改革确实在规划中,只是动作不会太大,而且不是短期内的事情
<br>墙角反思中……
作者:
8341
时间:
2004-5-19 08:24
民政部好像出面澄清这事啦.暂时不考虑重划行政区域.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