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趋势
从1996年题型改革至今,翻译题的选文题材多以反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常识性报刊评论文章为主。并且内容涉及到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题材,如环境、能源、科技创新、民主、生命科学、宇宙探索、信息技术等有现实意义的科普题材。这类选文知识性强,内容新颖有趣,思想进步,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类题型考察考生对词义的选择及引申,对原文理解的深度和语言的准确表达。考生在答这类题的时候,把汉语准确的表达出来是最难把握和得分难点。
翻译技巧
1、省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与词的用意表达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一些语境下,原文中的词直接译出来会使文意不通顺,也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省略掉冠词、代词、介词、连词等不译,但不能影响原文的意义表达。例如:
There was no snow, the leaves were gone from the trees, the grass was dead.
天未下雪,但叶落草枯(省译了from the trees)。
2、组合逻辑法
按照中文表达习惯和逻辑关系重新安排句子顺序,如定语和状语前置。
我们以2003年第62题为例,讲讲这一翻译技巧。
“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 which seeks to 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 in the same reasoned, orderly, systematic, and dispassioned manner 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
定语从句“which seeks to 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较长,可以与前面的主句分开翻译;“in the same reasoned, orderly, systematic, and dispassioned manner”做状语,修饰“study”,翻译时可以放在study前面;定语从句“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可以前置修饰“manner”。
3、顺译法
顺译法是按照英语表达的层次顺序,依次翻译英语句子,从而使译文与英语原文的顺序基本一致。这是最基础的翻译方式,翻译过程中注意词性词义的准确把握。
4、逆译法
对于句子结构复杂的英语句子,我建议你可以尝试先翻译全句的后半部分,在依次向前逆序翻译前面的句子。这种从后向前推进的翻译方法叫做逆译法。这种翻译方式可以帮助你更快的理清原句的逻辑顺序,从而达到准确把握原句意思的目的。
5、核对完整
在翻译完一句话后,考生需要对翻译进行核对。核对的内容有:名词和动词的意思是否确凿;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翻译过来的语句搭配是否符合汉语习惯;重要词组和结构是否全部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