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问题—解决型(problem-solution):首先陈述文章背景(situation),在该背景下问题(problem)提出,然后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法(solution)或对该问题的反应(response),最后评估该方法(evaluation)。该模式常用于科学论文和新闻报道主题结构的文章中。
(二)段落的发展模式
1.等级型发展:即段内句际关系之间存在下定义、比较或对比、归类或列举关系。
2.线型发展:(1)以时间为顺序,常见于记叙文,表示时态的词贯穿主线。
(2)段落各句之间以因果关系为主线发展。
(3)以事物或事件的发展过程为主线,多见于说明文。
三、了解常见的句际关系及语篇标识词
句际关系主要是考察前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显性的句际关系有明显的标志词出现,这会给考生理解文章的发展脉络带来很大方便。句际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顺接关系(顺承关系或并列关系):后句是前句的延续或补充,标识词主要有then, after that, furthermore, also, when(this happens)等。
2.转折关系:前后两句意思相反,标识词通常有but, however, nevertheless, (al)though, in fact等。
3.例证关系:即论据对于论点的论证关系。典型标识词是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ake...as an example等。
4.因果关系: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可能出现的标识词有for, as a result, as a consequence, consequently, therefore, accordingly等。
5.对比、对照关系:对比关系说明前后内容的相同之处,可能出现similarly, like等标志词;对照关系则说明前后内容的不同之处,标识词通常有as a contrast,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等。
如同所述,掌握以上三点基础,可以说为翻越阅读理解这座大山开辟了一条通山路,仔细体会,方知其道理。当然,英语阅读的基础也非一日之功,考生们在日积月累的复习体会中也会总结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总之,万变不离其根本,实时思考,形成阅读的好方法好习惯,阅读也便如顺水推舟,不再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