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同袍》一刀不剪原因揭秘:走避敏感题材 [打印本页]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09-4-14 16:07
标题: 《同袍》一刀不剪原因揭秘:走避敏感题材
《PTU》五部曲中,唯独《同袍》能够先在1月8日在香港的电影院上映,再在一刀不剪的情况下于4月引进内地。这个情况其实有踪迹可寻。
网易娱乐专稿(文/郑政恒) 《同袍》、《警例》(由罗永昌执导)和《绝路》、《伙伴》(以上两部由刘国昌执导)、《人性》(吴耀权执导)合共五部作品是属于银河映像“机动部队系列”电视电影,唯独《同袍》能够先在1月8日在香港的电影院上映,再在一刀不剪的情况下于4月引进内地。这个情况其实有踪迹可寻。

《同袍》一刀不剪引进内地影院
为何只有《同袍》搬上大萤幕
就以上几部作品而言,不单《同袍》拍得最好,故事最顺畅,影像感最强,更重要的是《同袍》由杜琪峰爱徒罗永昌和游乃海一导一编合力炮制,结果电影最像银河映像的作品,例如,类型上立足银河映像最擅场的警匪片,影像上有银河映像的一贯凌厉记认,男性之间的兄弟情谊(如《PTU》),侠义精神 (如《文雀》),警队内部人员之间互不信任,甚至更具火药味的笼里鸡作反(如《神探》)等等,所谓拿得出品牌总要有共同风格,《同袍》最得杜琪峰欢心不在话下,搬上大银幕是理所当然。
为何引进内地一刀不剪
经内地审查后,港片引进后被删改的例子多不胜数,近期由麦兆辉庄文强合导的《大搜查》也“无辜遭殃”。但《同袍》为何可以避开那把无情的“剪刀”?其实,《同袍》内容信息正面,绕开广电总局比较敏感的东西:没有黄赌毒不在话下,还走避了最敏感的黑帮题材和公安执法者的不公一面。再加上《同袍》的角色挺忠奸分明,兵是兵,贼是贼,警队内部虽有不和争逐,最终也冰释前嫌,走向大团结。最后,《同袍》总归而言不太暴力,或兵或贼一队人有伤无亡,最后的天主堂枪战并不像当年吴宇森的经典作品《喋血双雄》(1989)般大洒血浆,卖弄唯美暴力。


人本身的正面的侠义精神都有所反映
正面精神贯穿全片
罗永昌的两部新作《同袍》和《警例》而言,后者虽曾在去年十月的香港亚洲电影节放映两场,但《警例》内容关乎警队滥用暴力,打人的一帮机动部队想与被打的大麻成私下了决,投诉科人员又紧追他们,找大麻成一人已花了不少篇,缺乏张力,影像感又不强,其实前半段挺拖沓沉闷,只是后段由李国麟饰演的孖八面临破产,迫近疯狂,才打开比较复杂的心理面貌,机动部队、大麻成、孖八在警局追逐一段比较出色但为时较晚,反而《同袍》善用荒山野岭为基本背景,两队机动部队的明争暗斗在影片之初已立下张力,人本身的非理性面貌到正面的侠义精神都有所反映,内容更具深度,表达效果匀称。就罗永昌的作品《同袍》和《警例》比较来说,前者脱颖而出不足为奇。
当然我并不认为《同袍》有故意谄媚的成份,更不用说当中有没有踏界或者挑战审查制度的动机,电影本身的锐度在于故事、拍法、影像和精神而不是它与审查制度的分歧(虽然也有一些无辜牺牲品,如尔冬升 的力作《新宿事件》)。《同袍》的优越是罗永昌证明了自己能够秉承银河映像的传统,又为银河映像的电影光谱带来了一点新意、为宿命观和现实困局带来了一点希望、为人性的描述和探索带来了一点思想端倪,且能够适应当下的电影审查制度,虽然内地版被称为一刀不剪,但会否插入奇怪字幕或改动对白,则留待各位金睛火眼,看个明明白白。
作者: TiffanyLin    时间: 2009-4-14 20:57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