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应出台《北极条约》保护北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4-7 14:2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特约评论员 郭 凯
  俄罗斯不久前公布的一份北极战略计划透露,俄罗斯将扩大北部海岸的军事基地建设,并准备设立面向北极地区的常规部队,到2020年,使北极成为俄罗斯的重要战略资源基地。




该战略还计划要建立能够有效掌控北极经济、军事和生态活动的情报网络。俄罗斯的声明遭到了其他大陆架延伸至北极的国家指责(例如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美国)。
  北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是油气资源,二是战略“瞰制”,三是航道控制。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的资料显示,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的25%分布在北极地区。俄罗斯科学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北极原油储量约为2500亿桶,占世界剩余储量的25%,天然气储量估计为80万亿立方米,约为全球天然气储量的41%。其次,从战略地缘分布上来说,世界大国都在北半球,如果将这些大国连成一个扇形的区域,就会发现,北极恰是这个半扇的圆点(椭圆概念),也就是说,北极离所有大国的距离是最近的,那么如果在北极部署弹道导弹发射区,相当于对全世界大国进行了有效“瞰制”,这一战略优势让人怦然心动。第三,一直以来,飞越北冰洋的航空线是联系亚、欧和北美三大陆的捷径。而且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冰盖融化,使得北极的“西北航道” 通航成为可能。北冰洋航路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以及俄罗斯欧亚两部分的最短路线。
  俄罗斯人对全球战略利益的表露一直是非常“直白”甚至鲁莽的。2007年俄罗斯潜艇部队在北极点的深海海底的“插旗”仪式撞破了大国间“隐而不显”的北极战略面纱,从此引发各国对北极的“加速瓜分”。俄罗斯更意欲打破国际海底管理局管辖北极点周围海域的公共海洋资源身份,认为俄海岸至北极点的北冰洋大陆架都归属俄罗斯,并炮制各种科学声明(例如罗蒙诺索夫海岭)来证实北冰洋海底的海岭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陆架延伸的部分,但被联合国因“证据不足”而驳回。丹麦也举行了“独角兽”军事演习,加拿大和美国深表不满。
  面对北极区域的资源和水道争夺,在现有国际多边渠道中,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是唯一能够协调矛盾、发展合作框架的机构。北极委员会是根据里根和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倡议建立的国家间组织,它的成员除了北极区域国家,还包括德国、英国、日本等非北极国家,中国也在北极委员会取得了观察员成员身份。这是一个以科学考察和北极环境保护为最初目的的机构。在北极地缘政治关系越来越紧张的当前,北极委员会需要丰富组织设置,建立成员国之间常规性的政治会晤与谈判机制,组织草拟北极地区资源、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全面性国际公约,保护北极的综合安全。北极与南极一样,是生态极度脆弱的地区。北冰洋上开通了石油运输航道之后,由于这里气温低,海浪活动少,石油泄漏的事故对这一区域的生态会带来严重创伤。北极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历史上,国际社会曾经从《南极条约》中实现了长期的和平与合作,现在的北极,也需要一个《北极条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8 04:37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