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房价开始上扬之后,另一种永久性房产也开始上扬,那就是墓地。据报道,广州的墓地价格已经到了均价3万、最高10万的程度,而且还有上涨的趋势。这点与活人住的房子有所不同,却很像油价——都跌的时候不降价,都涨的时候马上接轨。
有个民间顺口溜是这么说的: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娶不起,没房没车谁嫁你?养不起,父母下岗儿下地;病不起,治个感冒两千几;活不起,一年辛劳四千几;死不起,火化一个一万几;葬不起,墓地几万一平米。大致的意思是说,我们处在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之下。
殡葬业是暴利,这点大家都知道了。老实说,这里面肯定有乘人之危的因素在。比如说各类骨灰盒的价格就很明显地表现出这样一点——您看过为亲人的骨灰盒讨价还价的么?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个行业基本算是垄断的,根本没有竞争可言。垄断行业当然拥有最大的定价权,他想要多少都是可以的。而墓地虽然不算垄断,但由于地本身算是垄断资源,能够弄到批文而开办墓地的,与“奇货可居”也是相差不远。房子你可以选择租住,墓地难道能租住不成?所以,一方面是稀缺资源,一方面是必须消费,两者相加就成了这么个局面。
有时候我都会觉得,这完全是让穷苦百姓努力研究长生不老的另类方式。如果按照上面那首顺口溜所说,想要好好生活还真是不容易,对于那些挣不到几个子儿的人们来说,练练辟谷食气、金刚不坏神功啥的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要是真能修炼成神仙就更好了,上述那些问题也就全都不在话下。
问题是成仙不易,看来人间还是有生老病死。如果说长生不老算是个狂想的话,另外两个想法不知道是不是也算是不着边际。
一种是开放殡葬业,让大家都来竞争。市场经济喊了这么多年,都知道竞争就能让价格降下来、服务提上去。殡葬业怎么也算是行业,而且除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失踪人口外,几乎跟每个人都有关。这么庞大的市场,多一些竞争者不会有什么问题。
如果觉得土地资源不好控制,也不妨按照经济适用房的路子建设一下“经济适用墓”。怎么说殡葬业也算是关系大众的百年大计,如果关注活人的房子,关心一下死后的归宿也不能说太过分。
其实真要改变这种状况的话,最好的方法是改变一下殡葬的习惯。中国是个有着慎终追远文化传统的国家,但有时也不妨想想看,到底一捧骨灰放在那里能有多少意义。如果说长生不老是道教迷思的话,道家视死如蜕也可看作是一种超脱。青山埋骨与大海撒灰相比,后一种更像是超越了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