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英贸易与投资部:金融监管改革不能各自为政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水煮音
时间:
2009-3-27 14:36
标题:
英贸易与投资部:金融监管改革不能各自为政
“因为我的缘故。”对于渣打银行去年业绩为何好于其他英国银行这样“轻松”的问题,默文·戴维斯(Mervyn Davies)——曾经的渣打银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刚刚上任两个月的英国贸易与投资部部长,难得可以幽默一下。
不过,戴维斯日前在伦敦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采访的过程中,围绕他的大多为关于20国(G20)伦敦峰会、中英经济和贸易、金融业监管之类的“严肃”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你觉得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改革有何教训?美元作为储备货币越来越遭到各国质疑,现在有很多国家提出设立新储备货币的想法,你怎么看这一问题?
戴维斯:
亚洲金融
危机期间我住在新加坡等地,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可以吸取很多经验。IMF等国际金融机构必须改革,很高兴看到中国已经成为金融稳定论坛的一员。同样重要的是,金融服务业的监管改革不能各自为政,不能有一个亚洲模式、一个欧洲模式及一个美国模式。全球需要的是一个全球统一的模式,把银行、对冲
基金
及其他金融领域纳入统一监管,是G20峰会应致力于解决的。
我相信,现阶段美元还是最主要的世界货币。当然,特别是随着
中国资本
账户逐步开放,我预计未来几年人民币会在国际贸易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第一财经日报》:G20峰会的议题之一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你如何看待重新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应如何应对这种风险?中国应在G20峰会上发挥什么作用?
戴维斯:贸易保护主义问题,对全球来说绝对不是好事情,这是英国政府的观点。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和气候变暖、全球协作及金融监管等诸多重要问题一样,各国需要通力合作、协商一致。只有扩大贸易,才能有利于危机改善。
过去10~15年,正是全球贸易的扩张,帮助印度、印尼及非洲等数亿人摆脱穷困,未来同样会帮助更多人摆脱穷困。世界要发展,必须更多地发展贸易。从这一点说,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在国际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前危机之际,各国更加需要坐在一起携手应对。对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G20峰会有特殊意义。
G20峰会是非常重要的会议,中国将扮演更重要角色,因为中国、巴西这样的大型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日益举足轻重。在世界经济深陷危机的情况下,全球各国尤其需要团结一致,在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及金融业监管等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从这次危机中可以一再看到,世界经济是紧密联系的,许多重大问题都需要通过彼此合作才能解决。我想这是危机带给我们的最好教训。
《第一财经日报》:中英贸易现状如何?哪些方面存在更大发展空间?
戴维斯:中国和英国有非常重要的贸易关系,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英国上市,两国贸易持续增长。金融服务、银行、保险等许多英国公司已在并继续在中国加大投资。与此同时,更多中国大型金融企业,如
工商银行
、
中国银行
、
建设银行
,也在积极到英国寻求发展。
两国之间的贸易还处于不平衡状态。英国首相布朗表示未来两年对华出口将翻倍,争取明年前后实现双边贸易基本平衡。英国是在华投资最大的欧洲国家,双方可以在技术、可再生能源及生物科技等英国优势项目中加强合作。如果中国有意购买相关产品和技术,我们很乐意出售。
《第一财经日报》:金融业占英国经济很大比重,金融危机会不会影响英国经济的未来?很多机构预计,英国可能成为本轮全球经济衰退最严重的一个,对此你怎么看?
戴维斯:全球范围内,金融业规模在这次危机后都多多少少有所萎缩。但英国是非常多元化的经济体,除金融业外,我们在时尚、工程、制药、矿业等诸多行业都有不错的实力。金融业短期陷入低谷可能对我们的经济带来冲击,但英国经济具有足够弹性,这是外国投资人为什么一直愿意到英国投资的最大原因。我想着重强调的一点是,英国经济非常多元化,我们并不只有金融业。
我们已经做的是尽量采取措施稳定金融体系,英国政府采取很多措施,事实证明这些措施是稳定金融体系的有效方法,如政府入股莱斯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股份,但这并不是把银行业国有化。我相信在未来几年中这些银行会重新恢复健康状态。我对解决银行业危机持乐观态度,各国针对银行危机都采取各自认为适当的很多重大举措,英国也一样。我们的应对措施很大胆,也已作出正确选择。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