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上海法院首次使用证人屏蔽作证系统(图) [打印本页]

作者: 岸上的猪    时间: 2009-3-24 10:26
标题: 上海法院首次使用证人屏蔽作证系统(图)

屏蔽系统可使证人减轻害怕打击报复的心理负担,并放松紧张情绪,进行真实陈述。市一中院供图

   □记者 李东华
  晨报讯 昨天下午2时,市一中院公开审理了一起贩卖、运输毒品案件。和其它案件不同的是,该案审理中由法院传唤关键证人到庭,并通过证人屏蔽作证系统,将经过处理后的实时视频图像在庭上进行互动指证,这在本市法院系统公开庭审中尚属首次。记者昨天旁听了该案的整个审理过程。
  公诉机关指控,浙江籍人王文勇、陈清于去年12月21日上午在本市中亚饭店2420房间内交接毒品时被民警当场抓获。除现场查获毒品外,警方还在王驾驶的车辆和入住的房间内均查获4500余克冰毒。
  法庭上,双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侦查人员冲进房间抓捕的瞬间,王文勇手上是否拿着装有毒品的纸袋。王文勇对自己的行为拒不承认,并称当时在房间内并没有接触过装有毒品的纸袋,而车上的毒品只是用于自吸。由于该案涉嫌贩毒重罪,法院为确保公正审判,决定传唤该案的关键证人侦查人员王某到庭作证,考虑到侦查人员身份特殊,暴露后将影响他日后的侦查工作,于是法院启动了屏蔽作证系统。
  庭审前,证人王某就来到特别安排的法庭候审,法院工作人员调试好了摄像机及信号传输系统。庭审开始后,当公诉人要求王某出庭时,王某坐到摄像机前,屏蔽作证系统将他脸部图像打上“马赛克”后,与声音信号一起实时传输到法庭显示屏上。

  通过显示屏,王某证明:“当天在中亚饭店2420房间抓捕时,亲眼看到王文勇在开门瞬间手里拿着装有毒品的纸袋,之后才将纸袋丢在地上。”随后,王某还回答了法官及被告辩护律师的提问。据悉,法院将择日对该案进行宣判。
  庭审后,一中院副院长黄祥青介绍,证人出庭是检验审判公正的“试金石”,然而不少证人因害怕打击报复,不愿或不敢出庭,故大多数是以书面证言的方式进行的,特别是一些刑事案件中,证人出庭率不足10%。市一中院自2007年11月开始启用证人后台作证系统,主要是希望对关键证人进行保护,打消证人出庭作证顾虑,必要时还可配以变声技术对关键证人进行双重保护,并以此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证人保护机制,更好地追求审判公正。经多次实践,目前技术已成熟,在今天公开庭审时首次使用,并向社会推出。”
  黄祥青还表示,屏蔽系统的推出有助于提高案件的审理效率,对于一些案件中的细节,通过对证人交叉询问,可以很好地还原事实。其次,这也是一种有效放松证人紧张情绪的手段,让其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真实的陈述。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