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股指期货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打印本页]
作者:
入主中原
时间:
2009-3-11 19:06
标题:
股指期货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和讯特约
(和讯财经原创)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资本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对完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市场呼唤风险管理工具。借鉴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我们可以了解到
股指期货
就是为了满足资本市场风险管理的需求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无论是在本世纪初的网络股泡沫破灭时期,还是在本轮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各国的股指
期货
市场都保持着平稳运行的格局,有效发挥了风险管理的职能,保持市场流动性,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和讯财经原创)
回顾股指期货的发展历史,就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市场内在风险管理需求是催生股指期货的主要动力。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奉行凯恩斯学说,主张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利用国家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刺激经济发展。在战后几十年里,西方国家的发展虽有起伏,但总的看来,无论速度、规模,还是质量,都大大超过历史上的最好记录。不过,到了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石油危机”的打击,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的负面效应,以及科技革命转入低潮等因素,致使各国经济普遍陷入“滞胀”时期(1973-1982年)。于是现代货币主义、合理预期理论、供给学派等各个流派,在西方经济学舞台上轮番上场,认为滞胀正是执行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所造成的恶果,要消除滞胀现象就必须取消以需求管理政策为基础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经济的作用。由此,发达国家市场机制的创新速度明显加快,金融期货应运而生。继1972年
外汇
期货出现并取得快速发展后,
股票
市场机制创新也得到空前关注。
(和讯财经原创)
伴随滞胀的出现,美国股Shi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1973-74年中跌幅超过了50%。人们突然间意识到在股Shi下跌面前没有恰当的金融工具可以利用,这对后来将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引入证券投资,并创造出股指期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知道,20世纪60年代也是美国
基金
业突飞猛进的10年。以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彻底改变了市场参与结构,市场交易量也逐年增高。到1969年,机构投资者实际上已经统治了纽约股票交易所。60年代初,它们的份额曾经不到1/3;现在,它们占公开发行股票交易量的54%,公共基金交易量的60%。投资机构中增长最快的共同基金现在持有大约500亿美元的资产,转手率为50%,也就是说每年转手它们投资组合资产的一半,而在1962年,这一比率还只有20%。机构投资者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促成了股指期货创新。堪萨斯市交易所(KCBT)在1977年10月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提交了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报告,并提议以道?琼斯的“30种工业股票”指数作为交易标的。由于道?琼斯公司的反对,KCBT改而决定以价值线指数(Value Line Index)作为期货合约的交易标的。1979年4月,KCBT修改了给CFTC的报告。尽管CFTC对此报告非常重视,然而,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与CFTC在谁来监管股指期货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造成无法决策的局面。1981年,新任CFTC主席菲利蒲?M?约翰逊和新任SEC主席约翰?夏德达成“夏德-约翰逊协议”,明确规定股指期货合约的管辖权属于CFTC。1982年该协议在美国国会通过。同年2月,CFTC即批准了KCBT的报告。2月24日,KCBT推出了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交易。4月21日,CME也推出了S&P500股指期货交易。其后NYFE于5月6日推出了NYSE综合指数期货交易。
(和讯财经原创)
股指期货一诞生,就取得了空前成功,S&P500股指期货当年成交量就高达150万张。到了1984年,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交易量已占美国所有期货合约交易量的20%以上,其中S&P500股指期货交易量更是引人注目,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金融期货合约。S&P500指数在市场上的影响也因此急剧上升。如今,美国股指期货市场已经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股指期货市场,其S&P500股指期货及其迷你合约是全球机构投资者及个人投资者广泛运用的管理股Shi系统性风险的有益工具。
(和讯财经原创)
股指期货诞生20余年来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股指期货发挥风险管理职能的积极效用。特别是,股指期货在历次金融危机中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一如继往地发挥着风险管理职能,保持了市场流动性。在本轮次贷危机加剧,美国股Shi出现重挫,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创下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的最大跌幅之际,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股指期货市场仍正常运行。美国股指期货市场在次贷危机期间交投活跃,流动性充裕,有效地发挥了风险管理的积极职能。确实,美国期货市场作为场内衍生品市场中一环,是在美国商品交易管理委员会(CFTC)的严格监管之下的,股指期货所采取的保证金制度、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等制度规范都有效保证了市场在价格波动剧烈的时候也能发挥风险管理的职能。
(和讯财经原创)
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投资者队伍不断扩增,对于证券投资风险管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吸取美国股指期货市场成功经验,“高标准,稳起步”推进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建设应是可行的选择。可以预见,
沪深300
股指期货的平稳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上重要的制度创新,将更有力地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又好又快地发展。
(和讯财经原创)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和讯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010-85650836 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