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美政府临时控股银行但不搞国有化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水煮音    时间: 2009-2-25 19:08
标题: 美政府临时控股银行但不搞国有化
  这两项措施很可能将导致政府控股美国主要大银行,不过美国政府再三强调,即便控股也只是临时性的,不会改变银行业的私营性质,亦即绝对不搞国有化。



  大银行将接受体检
  美财政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通货检察局、储备管理局和联邦储备委员会23日上午发表联合声明说,将从25日起对全国主要银行展开“压力测试”,评估这些银行是否有足够缓冲资本,以应对更具挑战性的经济环境,进而判定哪些银行需要政府额外注资援助。
  据《纽约时报》网站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压力测试”将使用电脑模拟类似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经济环境,测试在房价进一步下跌、失业率继续上升的情况下,银行能否应对。
  财政部官员计划在25日公布“压力测试”具体内容。完成测试预计需要数周时间。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等20家美国最大的银行将接受这项测试。
  转股计划有利有弊
  如果银行未能通过“压力测试”,且无法从私有领域募得资金,政府将通过购买“强制性可转换股”方式对银行注资。同时,美财政部表示,此前已经接受政府援助的银行,也可要求将政府持有的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
  美国政府对受援银行注资通常采取购买优先股方式。与普通股相比,优先股没有投票权;但另一方面,不管银行业绩好坏,优先股股东都将获得固定股息,而且一旦银行破产,优先股股东将有优先求偿权。
  转股计划的好处在于,首先通过转股,银行可以不必再定期向政府支付股息,因此现金流将更为充裕,据测算此举将减少银行5%的派息开支;其次,转股不需要增加政府开支,但将充实银行普通股股本,提高银行的股东权益比率,从而稳固银行财务结构。

  但这一做法的风险在于,如果银行股价进一步下跌,或继续大规模减记资产,则政府注入资产也将缩水,意味着纳税人将为此买单。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全球银行业还有1.1万亿美元损失尚未暴露。此外,转股也将摊薄现有普通股股东权益。
  临时控股但不国有
  监管部门这份联合声明的另一重点在于强调政府不会考虑对银行国有化。声明强调,虽然转股计划将导致政府增持银行股份,但“银行应当依旧掌握在私人手中”。
  是否将银行国有化是近期美国国内多方争论的焦点,而对银行国有化的担忧也恰是近几个交易日美股接连下挫的原因之一。当天监管部门的联合声明一定程度打消了市场的这一担忧。
  但不可否认,转股计划的确将导致政府控股大银行。以花旗银行为例,政府持有其520亿美元的优先股,是其目前市值的5倍,如果全部转换成普通股,政府将持有花旗80%的股份。同样,政府目前持有美国银行450亿美元优先股,如果转换为普通股将持有其66%股份。
  此外,与美国财长盖特纳10日公布的含糊说明相比,虽然当天多部门联合声明更详细地披露了新金融救援计划的部分细节,但这一计划的其他几个核心细节依然不明,比如盖特纳提及的政府将联合私人部门成立基金收购银行坏账。因此,在市场关心的全部细节明朗之前,投资者很难完全对银行系统恢复信心。
  ■释义:转股
  由于优先股分红比普通股多,“技术性转股”可使银行减轻偿付压力,还将显著改善银行有形普通股权益资本。后者是衡量银行应对未来损失资本储备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技术性转股可使政府无须直接动用纳税人的钱注资,即能向银行提供更多援助。不过,这也意味着政府将因此获得更多有表决权股份,甚至直接控股。
  ■各方反应
  >>看空派 仍然不 能使投资者平静
  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说:“我不认为这是治本之策。这一处理方法显得随意,仅仅是将不可避免之事推迟了而已,还将有更多银行倒闭。”
  一些银行高管和分析师认为,这项“压力测试”未必能提供与监管部门现已掌握情况“大为不同”的信息。“这项压力测试只会引起更多疑问,增加不确定性,”银行业分析师伯特·埃利说,“可能使投资者平静下来的唯一方法是政府直接宣布,它不会接管银行。”
  《华盛顿邮报》记者本雅明·阿佩尔鲍姆说,“压力测试”和“技术性转股”这两个步骤清晰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政府可能逐渐成为一些全国大银行的主要股东。
  >>看多派 相信银 行有实力度危机
  穆迪氏经济网高级分析师奥古斯丁·福谢说,“技术性转股”等措施“为联邦政府在那些面临筹资困难的主要美国银行获得更大控制权”设立操作平台,并非完全由政府控制这些银行。“奥巴马政府试图避免将它们全面国有化。”
  行业协会“金融服务圆桌会议”发言人斯科特·塔尔博特对这一计划评价积极:“这一信号显示,政府相信金融机构有实力,向它们提供具有弹性的选项,以应对可能恶化的经济情况。”他预计,许多大银行将采纳“转股”。
  >>客观派 政府此 举实属无奈
  瑞银(UBS)集团撰写报告称,在当前情况下,各银行仍有大量流动性,在经济环境改善以前仍有能力维持运营。而在经济环境改善之后,银行就能进行资本重组,并不再需要政府提供流动性援助。瑞银表示不理解当前政府为何要进行银行国有化。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表示,美国政府这一做法是迫不得已的举动。以花旗银行为例,如果花旗银行运营正常,政府自然是不愿意出手的。美国政府即便插手花旗业务,以后还是要把其股份还给市场,因为一旦银行国有化,脱手其股权将会异常困难。
  西南证券研究员付立春表示,受困的金融机构具有大量有害资产,换一个掌控者来接手并不能改变根本问题,如果改善不明显,将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系统的信心造成持续性打击。本报记者 马文婷
  本专题除署名外据新华社电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