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华尔街的冷落与存亡 [打印本页]

作者: lingq2080    时间: 2009-2-21 16:39
标题: 华尔街的冷落与存亡
  华尔街遭遇的不仅是冷落
  盖特纳与伯纳克一起出席国会作证,共同拿出了2万亿美元的救助方案,其目标似乎更多是针对银行体系,或者说,从纽约联储上任财政部长以来,盖特纳就始终有意无意地在冷落华尔街,但华尔街遭遇的仅仅是冷落吗?华尔街上聚集了美国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包括转为银行控股的花旗、高盛,还有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甚至破产了的贝尔斯登仍然保留着它的总部和品牌,当然还有AIG这些金融巨头,但是同样收购美联银行转为银行控股集团的富国银行总部却远在明尼阿波利斯和加利福尼亚,收购美林的美洲银行总部则在旧金山。这些投行巨头没落转型之后,华尔街似乎仅适于作为部分金融业务的聚集地。包括高盛和花旗、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以后必然会继续在全美境内收购其他银行,华尔街日趋冷落的这种远期前景似乎是无法回避的,这或许是盖特纳冷落华尔街背后的一部分隐情。
  美国要发展区域金融中心?
  区域金融中心这个词似乎更适合新兴国家。不仅新兴国家的金融中心被称为国际区域金融中心,而且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内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一国之内的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华尔街被冷落会是美国这种前景的前奏吗?如果单从银行控股集团出现和富国、美洲银行来看,美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是已经注定了的,这也符合美联储12个地区联邦储备分行的分布。这次金融危机乃至于监管改革或许会将美国在这个方向上向前推动一大步,并远远超乎世界的预料。因此,华尔街被冷落和纽约作为美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的功能调整是一致的,导致这次危机的泡沫积聚过程,正是美国历史上主要金融中心功能过分集中这个弊端的集中爆发,而区域金融中心似乎是不二选择。没有这次深刻的金融危机,美国要实现这个转变是异常艰难的,也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更没有新兴国家那样的有利条件。

  美国发展区域金融中心还有一个很好的佐证,那就是通用汽车金融GMAC转型为银行控股集团。芝加哥作为奥巴马的发迹之地,与汽车城底特律都具有在美国中北部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美国政府决定救助汽车行业之后,GMAC作为政府救助资金和通用汽车自身的资金聚转机构是无可替代的。在华尔街被冷落之后,芝加哥规模巨大和丰富的商品期货市场未来会有怎样一种前景,也将是美国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标志。
  金融危机的意义在于改革
  目前市场投资者盯住盖特纳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不仅是盖特纳将决定美国金融业的整合、重组或中兴,更多的则是投资者在华尔街的资产占绝大比重,一旦美国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的步伐突然迈出,像西北证券市场、芝加哥金融市场这样的区域金融中心,会在多大程度上加速华尔街的没落?会在多大程度上促使华尔街的资产再度暴贬?这些问题才是投资者内心深处的真正焦虑。
  如果没有美国房产市场泡沫的破灭,没有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的深化,恐怕不仅美国投资者,全世界的投资者也不会想到华尔街的没落或转变,而这次金融危机恰恰起到了推动美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深刻调整的作用,并成为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一个起点。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