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6-11-18 14:37
标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span class="bold">刘青建副教授个人简历</span><br /><br /><div style="FONT-SIZE: 12px">刘青建副教授个人简历 <br /><br /><br />个人简况:<br />1982年9月作为调干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政系学习。1986年获法学学士学位,并保送进入该系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获法学硕士学位。随后留系任教,1991年6月为该系讲师,1996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获博士学位。现任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世界研究中心成员。<br /><br />兴趣领域:<br />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br /><br /> ?? <br />研究领域:<br /><br />? ?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br /><br />主要讲授课程:<br />1、《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本科专业课)<br />2、《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全校公共理论课)<br />3、《外交文献选读》(本科专业基础课)<br />4、《涉外文书写作》(本科专业基础课)<br />5、《专业英语写作》(本科专业基础课)<br />6、《专业外语》(本科专业基础课)<br />7、《专业汉语》(留学研究生专业基础课)<br />8、《涉外秘书学》(本科专业基础课)<br />9、《文书档案管理》(专科专业基础课)<br /><br />主要科研成果:<br />专著<br />1.《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概论》,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br />2.《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学说研究》, 合著,人民出版社,2002。<br />论文<br />1.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脆弱性与南北关系的发展前景”,载《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6期。<br />2. “当前南北关系的新变化”,载《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第6期。<br />3. “发展中国家国际制度选择的困境及其理性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2期。<br />4. “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选择及其启示”,载《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0期。<br />5. “冷战后欧盟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新变化”,载《欧洲》,2002年第4期。<br />6. “坚持基本立足点,拓展外交新思路--关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几点思考”,载《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7期。<br />7. “90年代发展中国家力量分散和整体作用减弱的原因”,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第8期。<br />8. “中国三代领导人与中非关系的发展”,载《亚非纵横》,2000年第4期。<br />9. “如何称谓发展中的国家群体?”,载《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7期。<br />10. “国家主权:21世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0期。 <br /></div>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6-11-18 14:38
黄大慧? ?男,汉族,黑龙江呼兰人。1999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获法学(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日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外交》杂志执行编辑。 <br /><br />主要从事日本问题、东亚国际关系、中国外交、公众外交等的研究。 <br /><br />1997年和1998年在日本国立政策研究院留学(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博士论文执笔者),从事“日本对华政策与国内舆论”课题研究;2002年任日本立教大学国际中心奖励研究员,从事“新安全观与东亚”课题研究;2004-2005年任日本立教大学法学部客座研究员(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高级访问学者),从事“中日关系中大众传媒的作用”课题研究。 <br /><br />主要研究成果有《日本社会解读》、《国际关系史》(合著)、《日本对华政策与国内政治》(即出)等著作,以及《日本的公众舆论与中日关系》、《中日关系新格局与日本对华战略》、《中国的崛起与中日关系》、《天皇访华决策过程分析》、《日本经济界与中日邦交正常化》、《日美安保体制的昨与今》、《日本新国家主义思潮研究》、《宪法第九条与战后日本政治》、《对待中日关系也应与时俱进》、《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政策的演变》、《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深层原因》等论文多篇。另有《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国家公务员制度》、《日本政治》等译著多部。 <br /><br />主要讲授课程有“当代中日关系研究” 、“日本政治经济概论”、“亚太政治经济概论” 、“中国现代外交导论”、“公众外交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6-11-18 14:40
<p>刘文秀副教授个人简历====== </p><p><br />刘文秀,女,汉族,**党员,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政治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专业外语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类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政治/欧洲政治经济。主要讲授课程:《欧洲政治经济》、《欧洲联盟政体研究》、《专业英语精读》、《专业英语口译》等。 近几年在《国际问题研究》、《欧洲》、《世界经济与政治》、《现代国际关系》等国内权威核心刊物、论文集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代表作为:《欧洲一体化性质及特点分析》,《界定欧盟政体性质的几个因素》,《欧盟国家主权让渡的特点、影响及理论思考》,《欧盟理事会政策制定机制探析》,《欧洲联盟的竞争政策》,《从冷战后的民族问题看“人道主义干预”》等。</p><p>主要著作为:《欧洲联盟政策及政策过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53万字,(合著,第一著者)</p><p>主编中英文两种版本的《欧洲联盟政策制订机制与政策领域教学大纲》计17万字,在《欧洲问题研究论坛》2000年第3、4期上分别发表;主编《国际政治经济专业英语》,校内试用教材,待出版。</p><p>???? 1996年作为访问学者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研访半年,1998年作为访问学者在FaGuo波尔多第四大学研访半年。<br />所受教育: </p><p>1984—1988:河南大学外语系,获英美文学学士 </p><p>1988—1990: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国际政治专业第二学位 </p><p>1996年—2000: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 </p><p>工作经历: </p><p>1990年以来,一直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2000年5月组建学院),1993年任讲师。1994年底至1995年7月赴英国肯特大学进修;1998年5月至8月应美国新闻署之邀,赴美参加“美国政治制度”研讨班,并按计划转赴美国丹佛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讲授“中国政治与经济”、“中国革命史”和“当代世界与中国”等课程。1999年回国继续教学工作。 </p><p>承担课程: </p><p>“专业英语”课(大三、大四及硕士研究生),“美国政治与经济”,研究生选修课“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专题研究”,研究生选修课“美国政治制度专题研究”(全部英语授课),以及“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 </p><p>承担职务: </p><p>??? 院长外事助理,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执行秘书。 </p><p>主要研究兴趣: </p><p>美国问题、中美关系、国际关系、全球政治问题等。目前承担“国际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准备工作。 </p><p>主要科研成果: </p><p>“克林顿外交大盘点”,《半月谈》,2001年2月25日。 </p><p>“发展势不可挡──从布什入主白宫看中美经贸关系走向”,《国际经贸消息报》,2000年12月22日。 </p><p>“美国人的爱国主义”,《环球》,2000年第16期。被评为《环球》二等好稿。 </p><p>“邓小平国际战略与新时期中国外交思维”,入选《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研讨会,2000年11月。 </p><p>“美国国会与美国对华政策”,《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6期。 </p><p>“在美国打官司”,《环球》,2000年第5期,被评为《环球》三等好稿。 </p><p>“东圣路易斯与卡本代尔──美国地方政府的运作及其启示”,《安徽统一战线》。2000年第4期。 </p><p>“执教美利坚”,《半月谈》,1999年第21期,已被评为本社二等好稿。 </p><p>“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国内因素”,《中美邮报》(美),1999年4月10日。 </p><p>“欧洲联盟及其对华政策”,收入宋新宁等主编的《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p><p>教材类: </p><p>《国际组织与国际政治》,承担4万字,叶宗奎、王杏芳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 </p><p>《专业英语教材》,副主编,本人承担25万字,已列入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计划, </p><p>《美国政治与经济》,主要撰稿人之一,已列入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计划,本人承担6万字, </p><p>“美国总统与外交决策”、“美国国会与外交决策”、“美国官僚机构与外交决策”、“美国军事及情报机构与外交决策”,共计6万字,为一合作研究项目组成部分,已列入2001年出版计划。 </p><p>翻译类: </p><p>自1999年秋季起,承担人民大学学校网络简况及国际关系学院网络简况英文翻译,共计5万字;张小劲等所承担的联合国MOST项目中国毒品问题情况汉译英4万字;承担公安部“反洗钱犯罪”国际会议论文集汉译英30万字。此外,还有一系列其他文章材料的翻译</p>
作者:
ruirui
时间:
2006-11-18 19:53
都不错啊
作者:
lhjjhllhj
时间:
2006-11-27 17:43
还不错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